< BACK

我港YouTube已發佈第一段片
September 23, 2021

「製作花絮」🎭
我們第一次於鏡頭前獻醜,單是順暢地讀出對白都花費了一定時間。拍攝手法或表現或許未達水準,但希望你們能感受到我們希望表達的內容。《我港 Kongcept》不限於IG,敬請大家密切期待我們的新製作。我們訪問了一位80後霓虹燈師傅,片段會與本月內發佈,敬請期待。

第一條片已經發佈 link in Bio❤️希望大家可以subscribe定,迎接不定期嘅影片發佈。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ZEcWATzjfqmtarQnRPug/videos

DID YOU KNOW ?
MILK TEA IS THE SPIRIT OF YOUNG TEENAGER OF HONG KONG
延伸文章
我港專訪 Kongcept Talk |80後霓虹燈師傅Jive Lau
「我港專訪 Kongcept Talk」🔗上YouTube睇全片,Link in Bio🔗https://linktr.ee/kongcept852🔗 第一集我港專訪,邀請到一位80後霓虹燈師傅,「KowloNeon 九龍霓虹」創辦人Jive Lau ,分享他與香港和霓虹燈的故事。希望了解到香港霓虹燈行業的未來發展。 霓虹燈承載了香港的輝煌,但又能否代表下一個時代?讀過我們的文章,現在來看師傅訴說自幼年與霓虹燈的姻緣。他為霓虹燈未來而努力著,希望未來能出現一套獨有的「霓虹文化」,有如「紋身文化」。霓虹燈代表了一個時代,在短短的香港歷史內,難道這不重要嗎?接下來,讓我們亮起各自的霓虹,成為造就時代的英雄,開啟霓虹燈的新一段歷史。 我港與 @lagchun @yungsiuting 從訪問中得到靈感,化成歌曲《霓虹叢林》-《Kongceptual Pop 通俗文化 X 流行樂章》第一首作品。🌟聽歌 🌟睇文案 🌟聽訪問,希望多方面嘅資訊幫到你更了解香港嘅霓虹之光。 我港拍攝了不少吸引的香港霓虹燈片段,初出茅廬,拍攝和間接有待進步,但都希望大家喜歡,能細味訪問中的訊息。YouTube睇全片啦! 🔔follow 《我港 Kongcept》🔔 🔗 https://linktr.ee/kongcept852 🔗 ➵Youtube 訪問片/未來大製作 🔍我港 Kongcept ➵Instagram 最多內容 🔍kongcept852 ➵Facebook 與長輩討論香港文化 🔍kongcept852 #我港 #kongcept #我港專訪 #kongcept_talk #kongceptualpop #project_kongcept #九龍霓虹 #霓虹叢林 #力臻 #容兆霆 #香港工藝 #霓虹燈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健康科技生活: 重拾被獅子山遺忘的元素
⛰️獅子山下已經過時/ 第二頁開聲📣 我港與大家探討了各種香港文化的歷史和可保留價值,今天與大家探討較現代的命題 - 「香港人生活節奏急速」,到底香港人何時才能放慢腳步,體會四周環境?我港年少時曾到英國牛津體驗生活,被那過百年歷史的哥德建築群和滿城的書卷氣息熏陶。某天當我於高街的咖啡店瀏覽Instagram時,一位當地人突然搭訕問到我對牛津的感覺,害羞而錯愕的我答到: 「Er, it’s a really beautiful city and…people in here are living in the moment」。當你說你沒有自信的語言時,你會說出最真實的話,而我則流露了對牛津與香港的cultural shock的感嘆。 🐑拉拉拉 LikeLikeLike/ “快、有效率、勤力”, 是屬於香港人的標籤,亦是70年代“獅子山精神”的產品,象徵著香港人不屈不撓向“上”發展和發達的決心。香港經濟起飛有賴這份決心,但香港人為了效率而漸漸忘記了群體和溝通的重要性。香港鄰里關係漸淡;不願意深入了解音樂或藝術作品;不負責任的負面批評氾濫,回到今天的科技時代,所有人都低“下”頭專注於電話,網路與人有著“利用與被利用”的拉扯。香港人秉承著既往的社會文化,在這場戰爭中常處於劣勢,沈迷網路世界而忽略現實中的故事,邁向5G速度的生活節奏。搭車、走路、食飯時打開IG拉拉拉LikeLikeLike是很多人的習慣,難道陳奕迅的《浮誇》於16年後的今天還能體現? 🌟奪回主導權,善用電子產品/ 要完全拋開電子科技去生活亦確實不太可能,但我們可以思考:「如何把數位生活變得更健康?」;嘗試拿回主導權去利用科技幫助自己和香港。Give and Take,有品味顧客和Demand會驅使優秀產品的出現。這一代的香港人需要重拾被獅子山精神遺忘的那些要素,嘗試放慢腳步和網路世界的虛名,好好的探索這一個家和居住於這裡的人。利用數碼科技去協助現實的你,follow你喜歡的那個頻道,互相分享有營養的資訊,把學識運用到現實生活。(e.g.睇完我港的文化介紹文章後clss,再相約三五知己實地考察&體驗)。 🏋🏻‍♂️健身、健心Digital Fitness展覽/ 這些啟發源自上星期參觀的Brainrental Digital Fitness展覽,該公司成立於2012年,是一家本地創意藝術公司。面對香港荒謬的都市生活,Brainrental把奇異的感知角度融入到他們的實驗和創作中,利用二維插圖和三維裝置,以幽默和諷刺的角度來證實他們的思想,啟發大眾思考。今次展覽主題希望提醒大家健康數位生活的重要性,「要擁有健康的數位生活,必先要好好鍛鍊這個時代必備的數位肌肉。」。科技雖然不可或缺但至少要用得健康,以及不要被科技利用! Brainrental: Digital Fitness Location: K11 Art Space, B2/F, K11 Art Mall Dates: 12 Mar - 9 May Music Credit: https://www.FesliyanStudios.com Background Music #我港 #kongcept #我港熱話 #kongcept_highlight #k11brainrenta #digitalfitness #inconveniencedept #workout #hkartist #explorehongkong #growsomedigitalmuscles #健身 #健心#健康 #香港好去處 #本地遊 #週末 #K11ArtMall #k11artistklub #k11activeidle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你會寫一封信,給誰?自己、天上、愛上、家...
岑寧兒 -《勿念》💌單曲循環了整個星期,4個不同的MV各看了5遍。 10年後,你正在寫一封信,給家、給從前的自己、給月亮上的人、給曾經的一輩子 ,信中的內容會是甚麼?哪一個MV最觸動到你? 💬一個人:「你好嗎?我很好,勿念。」 今年以CAS為首,多首作品以香港「社會氛圍」為題,扣緊了香港人的心境。而《勿念》的內容同樣地充滿共鳴,但有別的是,它的呈現和表達手法 --- 第一人稱的真實代入感。 「我是寫信的那位,亦是收信的那位。」 💬另一個人:「你沒有在信中欺騙我吧?你真的過得好嗎?」 //作曲:陳蕾 / 岑寧兒 編曲:Mike Orange 監製:Mike Orange / 陳蕾// 來自兩位喜歡打機的音樂人,她們都因疫情而無法探望另一個愛的地方。岑寧兒想念生活了十年的台灣;陳蕾會想念廣州的家人 。想念 — 這便是她們創作「勿念」的命題。句子很多字都是同一個音調,例如「點一杯鴛鴦」、「有某個片刻」,歌詞句子連綿不絕地與結他和應著,這是源自陳蕾的demo「佛」,以念經為靈感的演繹方式。因此單單從曲中,你便會幻想到岑寧兒看著窗邊時的喃喃自語。想說的事在腦中循環,默念著的幾件日常事、無法證明的一句「我很好」又應否寫在信上? 🎶靠於窗邊聽雨天 望著難落墨的信紙🎶 🎶如果說 如果不要說🎶 🎶只想去抱一抱你🎶 🎶也不知 怎麼變遷🎶 🎶就憑默唸的句子🎶 //作詞:陳詠謙// 這首曲給了陳一個考驗,到底如何才能把重複著的音調填好?但陳詠謙寫有關生活的詞時,很擅寫出細緻的舉例或比喻。這樣的詞配上這首曲是絕佳的組合,連綿不斷、的各種想法就這樣鑽串了聽眾的心。孩子成長、考獲駕照、偶爾的思念、屬於家庭的節日、睡前的思考、回憶的美好...每個節日、每件喜事、每天的日常、每秒的感受,這兩個人不斷地「錯過」,亦都開始「習慣了錯過」。 🎶最近 閉上眼睛 有某個片刻 我怕回憶稀薄🎶 🎶懷疑沿途 原來慣了 錯過 那感覺🎶 🎶如此說 如此不要說 當一切也都過去 可再見🎶 🔔follow 《我港 Kongcept》🔗 https://linktr.ee/kongcept852 🔗 ➵Youtube 訪問片/未來大製作 🔍我港 Kongcept ➵Instagram 最多內容 🔍kongcept852 ➵Facebook 分享貼文,與長輩討論香港文化 🔍kongcept852 #我港 #kongcept #music_kongcept #我港音樂 #香港樂壇 #香港樂壇未死 #廣東歌 #hkmusic #hkrock #hkpop #starhall #hkculture #hklife #cantopop #香港音樂 #香港女歌手 #岑寧兒 #陳蕾 #陳詠謙 #移民 #letter #離開 #愛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Kongceptual Pop首位合作音樂人 - 力臻 Lagchun
Kongcept Project | Info 情報 | 合作歌手 《Kongceptual Pop》x《力臻 Lagchun》- @lagchun 他是創作歌手、樂壇新人、老師。剛開完演唱會的他,是少數出道數個月就能開辦演唱會的實力派歌手。在kongcept 的成長路上,我們認識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人,力臻便是其中一個一拍即合的朋友。擅長演繹city pop的他就是《Kongceptual Pop 通俗文化x流行樂章》的第一位合作音樂人,將文化化成音樂,送進香港人的耳朵裡感受香港。 力臻以《都市爬行》一曲帶你回到八九十年代的city pop氛圍裡,讓你沉醉於當時香港的繁華盛世。歌曲靈感來自電影《The Truman Show 》 ,他透過這首歌反思我們是否需要朝社會所引導的方向爬行,希望能夠人能夠解開社會的束縛和走出自己的舒適圈,他本人則用新的歌唱方式和曲風去踏出第一步;而新推出的《星期五放縱》繼續延續city pop的味道,他說:「這首歌是瘋狂的,很瘋狂。但香港人需要,很需要。」香港不缺能詞曲編監包辦的音樂人! 面對香港文化隨時間流逝,力臻希望把即將消失的city pop重現,並讓更多像古著的本土情懷文化得以延續,而 #香港樂壇 也繼續百花齊放,音樂人繼續發掘可能性,靜待著聽眾的接受,一齊進步。力臻:「能實現真正的藝術多面「體」,希望透過今次《Kongceptual Pop》計畫,將文字、音樂、影像,各個art form 結合一起去做文化保育和推廣,以一合藝術模式推廣藝術,加強香港人的文藝質素。」 究竟霓虹燈同city pop會擦出怎樣的火花?請拭目以待吧😎 有關《Kongceptual Pop 通俗文化x流行樂章》請參照早前發佈的消息! #我港 #kongcept #project_kongcept #香港音樂 #香港文化 #hkculture #hkmusic #cantonpop #都市爬行 #hkcitypop #hksinger #香港樂壇 #kongceptualpop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我港 Kongcept》批鬥大會 2021 【3/8 音樂:廣東歌與聖誕 @kongcept852】 關於 #我港音樂 #kongcept_music 💬// 表達香港的獨有情懷,單憑文章是不能做到的。我港嚴選不同的廣東歌,從音樂體驗香港文化。我港更與本地音樂填詞人,容兆霆 Stanley @yungsiuting 合作組成Kongceptal pop 為大家創作一系列富有香港文化的廣東歌。// 撰文: 容兆霆 @yungsiuting 過聖誕節,要數最有氣氛,可能還是聽最耳熟能詳、家傳戶曉的英語聖誕歌。但說到廣東流行曲中的聖誕歌,又有哪些是各位的心水?最多人想起的一類,必定是以陳奕迅《Lonely Christmas》為首,一系列關於一個人寂寞為聖誕的歌,如麥浚龍《平安夜》、Rubberband《零度聖誕》、許志安《今年沒聖誕》。想要熱鬧點的類型,還好有不同樂隊和組合,將傳統聖誕歌變奏成本地party song,今年有新歌,小薯茄和KOLOR合作的《聖誕夜,人呢?》,或者聽ToNick的 《Last Christmas》。第三類聖誕廣東歌的常見類型,是出於對社會的關懷,例如樂瞳的《聖誕路人》關顧聖誕夜未必愉快的路人;陳奕迅《天使的禮物》關懷因工作未能過節的各位。而今年我們感受會更深的聖誕歌,也許是33年前出版的《今天應該很高興》。 送上我港為大家預備聖誕廣東歌歌單,並介紹幾首特別應節的廣東歌。 Gareth.T 《勁浪漫 超溫馨》 @gareth_tong 「你知今年 聖誕冇大餐 就話 空氣 當禮物 冇問題 如果 燈飾數悶 又冇酒 就買 兩粒燒賣 當火雞」 要數今年新歌中,最適合加入聖誕歌單的,必數Gareth的《勁浪漫 超溫馨》。濃濃的節日氛圍,黃偉文的口語歌詞,提醒我們如何逆境中行樂。也許我們未至於「銀行存款等如零」、聖誕要食「寒酸炒冷飯」,但留港過節即使在逛銅鑼灣,未必想出街食飯,要堅持浪漫過節,仍能過得溫馨。 Cookies《曲奇聖誕歌》 「想過開心聖誕 若然要有聖誕歌 開罐頭聽到厭 就由我去唱首好過」 其中一首最紀錄本地聖誕情懷的歌,也許是2002年的《曲奇聖誕歌》,同樣是黃偉文的口語入詞,將多首傳統聖誕歌寫上廣東歌詞,寫下當時年輕一輩的聖誕是如何渡過的。雖已是19年前的歌,有些用字,如「造勢」、「摸杯底」未必是如今流行的用語,(歌中最紀錄今年的用字可能是「安心」),但仍有大量多年沒變的片段:聽罐頭聖誕歌、單身派對、交換禮物、睇燈飾、呻沒聖誕氣氛、嚮往白色聖誕,大概這樣的細碎才是本地聖誕情懷。 而最勉勵大家開心過聖誕的一句,也許是「好彩喺香港 都幾親切」。 達明一派《今天應該很高興》 「偉業獨自在美洲 很多新打算 瑪莉現活在澳洲 天天溫暖 望望照片 追憶寸寸 某一個熱鬧聖誕夜 重見目前」 過去一年你又去過幾多次機場?幾多次是為了送機? 這首歌紀錄了上一個移民潮,對於剛經歷一個移民潮的我們,也許才是最應節。2021年的聖誕,我們最想掛念的,會是分隔在外地的親友。或者今年最要復興寫實體聖誕卡,讓隔開了的大家感受到實體的關懷。又或者今日就打個訊息,祝願對方新生活愉快,也祝願留下的我們,也能安好、高興。 「今天應該很高興 今天應該很溫暖 祇要願幻想彼此仍在面前」 世界越動盪,越需要過得溫馨,越需要交換溫柔,祝大家聖誕快樂。 我港聖誕歌單: Part 1. 寂寞冷盤: 衛蘭《伯利恆的主角》 麥浚龍《平安夜》 Rubberband《零度聖誕》 許志安《今年沒聖誕》 陳奕迅《Lonely Christmas》 Regen.C 《Oneday (Festival Version)》 梁詠琪《好時辰》 Part 2. 熱鬧熱盤: Cookies《曲奇聖誕歌》 小薯茄+KOLOR《聖誕夜,人呢?》 Dear Jane 《Dear Christmas》 ToNick 《This Christmas》 ToNick 《Last Christmas》 艾粒 《又到聖誕》 Part 3. 浪漫主菜: Gareth.T 《勁浪漫 超溫馨》 Yukilovey 《兩個人的聖誕》 容祖兒《蒸餾》 鄭秀文《艷遇》 Part 4. 聖誕餐酒: 孫耀威《戰場上的最後聖誕》 郭富城《戰場上的快樂聖誕》 樂瞳《聖誕路人》 陳奕迅《天使的禮物》 Part 5. 團圓甜點: 鄭秀文《交換溫柔》 王菀之《小團圓》 達明一派《今天應該很高興》 🔔follow 《我港 Kongcept》🔗 https://linktr.ee/kongcept852 🔗 ➵Youtube 訪問片/未來大製作 🔍我港 Kongcept ➵Instagram 最多內容 🔍kongcept852 ➵Facebook 分享貼文,與長輩討論香港文化 🔍kongcept852 #我港 #kongcept #kongcept_music #我港音樂 #香港樂壇 #香港樂壇未死 #廣東歌 #hkmusic #hkrock #hkpop #starhall#hkculture #hklife #cantopop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我港專訪 Kongcept Talk |80後霓虹燈師傅Jive Lau
「我港專訪 Kongcept Talk」🔗上YouTube睇全片,Link in Bio🔗https://linktr.ee/kongcept852🔗 第一集我港專訪,邀請到一位80後霓虹燈師傅,「KowloNeon 九龍霓虹」創辦人Jive Lau ,分享他與香港和霓虹燈的故事。希望了解到香港霓虹燈行業的未來發展。 霓虹燈承載了香港的輝煌,但又能否代表下一個時代?讀過我們的文章,現在來看師傅訴說自幼年與霓虹燈的姻緣。他為霓虹燈未來而努力著,希望未來能出現一套獨有的「霓虹文化」,有如「紋身文化」。霓虹燈代表了一個時代,在短短的香港歷史內,難道這不重要嗎?接下來,讓我們亮起各自的霓虹,成為造就時代的英雄,開啟霓虹燈的新一段歷史。 我港與 @lagchun @yungsiuting 從訪問中得到靈感,化成歌曲《霓虹叢林》-《Kongceptual Pop 通俗文化 X 流行樂章》第一首作品。🌟聽歌 🌟睇文案 🌟聽訪問,希望多方面嘅資訊幫到你更了解香港嘅霓虹之光。 我港拍攝了不少吸引的香港霓虹燈片段,初出茅廬,拍攝和間接有待進步,但都希望大家喜歡,能細味訪問中的訊息。YouTube睇全片啦! 🔔follow 《我港 Kongcept》🔔 🔗 https://linktr.ee/kongcept852 🔗 ➵Youtube 訪問片/未來大製作 🔍我港 Kongcept ➵Instagram 最多內容 🔍kongcept852 ➵Facebook 與長輩討論香港文化 🔍kongcept852 #我港 #kongcept #我港專訪 #kongcept_talk #kongceptualpop #project_kongcept #九龍霓虹 #霓虹叢林 #力臻 #容兆霆 #香港工藝 #霓虹燈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我港 Kongcept》批鬥大會 2021 【3/8 音樂:廣東歌與聖誕 @kongcept852】 關於 #我港音樂 #kongcept_music 💬// 表達香港的獨有情懷,單憑文章是不能做到的。我港嚴選不同的廣東歌,從音樂體驗香港文化。我港更與本地音樂填詞人,容兆霆 Stanley @yungsiuting 合作組成Kongceptal pop 為大家創作一系列富有香港文化的廣東歌。// 撰文: 容兆霆 @yungsiuting 過聖誕節,要數最有氣氛,可能還是聽最耳熟能詳、家傳戶曉的英語聖誕歌。但說到廣東流行曲中的聖誕歌,又有哪些是各位的心水?最多人想起的一類,必定是以陳奕迅《Lonely Christmas》為首,一系列關於一個人寂寞為聖誕的歌,如麥浚龍《平安夜》、Rubberband《零度聖誕》、許志安《今年沒聖誕》。想要熱鬧點的類型,還好有不同樂隊和組合,將傳統聖誕歌變奏成本地party song,今年有新歌,小薯茄和KOLOR合作的《聖誕夜,人呢?》,或者聽ToNick的 《Last Christmas》。第三類聖誕廣東歌的常見類型,是出於對社會的關懷,例如樂瞳的《聖誕路人》關顧聖誕夜未必愉快的路人;陳奕迅《天使的禮物》關懷因工作未能過節的各位。而今年我們感受會更深的聖誕歌,也許是33年前出版的《今天應該很高興》。 送上我港為大家預備聖誕廣東歌歌單,並介紹幾首特別應節的廣東歌。 Gareth.T 《勁浪漫 超溫馨》 @gareth_tong 「你知今年 聖誕冇大餐 就話 空氣 當禮物 冇問題 如果 燈飾數悶 又冇酒 就買 兩粒燒賣 當火雞」 要數今年新歌中,最適合加入聖誕歌單的,必數Gareth的《勁浪漫 超溫馨》。濃濃的節日氛圍,黃偉文的口語歌詞,提醒我們如何逆境中行樂。也許我們未至於「銀行存款等如零」、聖誕要食「寒酸炒冷飯」,但留港過節即使在逛銅鑼灣,未必想出街食飯,要堅持浪漫過節,仍能過得溫馨。 Cookies《曲奇聖誕歌》 「想過開心聖誕 若然要有聖誕歌 開罐頭聽到厭 就由我去唱首好過」 其中一首最紀錄本地聖誕情懷的歌,也許是2002年的《曲奇聖誕歌》,同樣是黃偉文的口語入詞,將多首傳統聖誕歌寫上廣東歌詞,寫下當時年輕一輩的聖誕是如何渡過的。雖已是19年前的歌,有些用字,如「造勢」、「摸杯底」未必是如今流行的用語,(歌中最紀錄今年的用字可能是「安心」),但仍有大量多年沒變的片段:聽罐頭聖誕歌、單身派對、交換禮物、睇燈飾、呻沒聖誕氣氛、嚮往白色聖誕,大概這樣的細碎才是本地聖誕情懷。 而最勉勵大家開心過聖誕的一句,也許是「好彩喺香港 都幾親切」。 達明一派《今天應該很高興》 「偉業獨自在美洲 很多新打算 瑪莉現活在澳洲 天天溫暖 望望照片 追憶寸寸 某一個熱鬧聖誕夜 重見目前」 過去一年你又去過幾多次機場?幾多次是為了送機? 這首歌紀錄了上一個移民潮,對於剛經歷一個移民潮的我們,也許才是最應節。2021年的聖誕,我們最想掛念的,會是分隔在外地的親友。或者今年最要復興寫實體聖誕卡,讓隔開了的大家感受到實體的關懷。又或者今日就打個訊息,祝願對方新生活愉快,也祝願留下的我們,也能安好、高興。 「今天應該很高興 今天應該很溫暖 祇要願幻想彼此仍在面前」 世界越動盪,越需要過得溫馨,越需要交換溫柔,祝大家聖誕快樂。 我港聖誕歌單: Part 1. 寂寞冷盤: 衛蘭《伯利恆的主角》 麥浚龍《平安夜》 Rubberband《零度聖誕》 許志安《今年沒聖誕》 陳奕迅《Lonely Christmas》 Regen.C 《Oneday (Festival Version)》 梁詠琪《好時辰》 Part 2. 熱鬧熱盤: Cookies《曲奇聖誕歌》 小薯茄+KOLOR《聖誕夜,人呢?》 Dear Jane 《Dear Christmas》 ToNick 《This Christmas》 ToNick 《Last Christmas》 艾粒 《又到聖誕》 Part 3. 浪漫主菜: Gareth.T 《勁浪漫 超溫馨》 Yukilovey 《兩個人的聖誕》 容祖兒《蒸餾》 鄭秀文《艷遇》 Part 4. 聖誕餐酒: 孫耀威《戰場上的最後聖誕》 郭富城《戰場上的快樂聖誕》 樂瞳《聖誕路人》 陳奕迅《天使的禮物》 Part 5. 團圓甜點: 鄭秀文《交換溫柔》 王菀之《小團圓》 達明一派《今天應該很高興》 🔔follow 《我港 Kongcept》🔗 https://linktr.ee/kongcept852 🔗 ➵Youtube 訪問片/未來大製作 🔍我港 Kongcept ➵Instagram 最多內容 🔍kongcept852 ➵Facebook 分享貼文,與長輩討論香港文化 🔍kongcept852 #我港 #kongcept #kongcept_music #我港音樂 #香港樂壇 #香港樂壇未死 #廣東歌 #hkmusic #hkrock #hkpop #starhall#hkculture #hklife #cantopop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我港專訪 Kongcept Talk |80後霓虹燈師傅Jive Lau
「我港專訪 Kongcept Talk」🔗上YouTube睇全片,Link in Bio。 上一個post看完trailer後有看全片嗎?今天介紹多點: 我們邀請到80後霓虹燈師傅Jive參與訪問,希望了解到香港霓虹燈行業的未來發展,它承載了香港的輝煌,但又能否代表下一個時代?師傅自幼年與霓虹燈結緣,現在為霓虹燈未來而努力著,希望未來能出現一套獨有的「霓虹文化」,有如「紋身文化」。 我港與 @lagchun @yungsiuting 從訪問中得到靈感,化成歌曲《霓虹叢林》-《Kongceptual Pop 通俗文化 X 流行樂章》第一首作品。🌟聽歌 🌟睇文案 🌟聽訪問,希望多方面嘅資訊幫到你更了解香港嘅霓虹之光。 全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zt7aHsWREY&lc=UgzKg3lKiM5tme-sjsJ4AaABAg --🔔follow 《我港 Kongcept》🔔--- Kongcept is a concept,「香港概念」能從不同地方以不同形式體現到。我港寄望香港人能多留意那些習以為常的事或物,當中其實蘊含了香港的生存印記與文化。 ➵Youtube 訪問片/我港日常/未來大製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Z... ➵Instagram 最多內容 https://www.instagram.com/kongcept852... ➵Facebook 分享貼文,與長輩討論香港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kongcept852/ #我港 #kongcept #我港專訪 #kongcept_talk #kongceptualpop #project_kongcept #九龍霓虹 #霓虹叢林 #力臻 #容兆霆 #香港工藝 #霓虹燈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你會寫一封信,給誰?自己、天上、愛上、家...
岑寧兒 -《勿念》💌單曲循環了整個星期,4個不同的MV各看了5遍。 10年後,你正在寫一封信,給家、給從前的自己、給月亮上的人、給曾經的一輩子 ,信中的內容會是甚麼?哪一個MV最觸動到你? 💬一個人:「你好嗎?我很好,勿念。」 今年以CAS為首,多首作品以香港「社會氛圍」為題,扣緊了香港人的心境。而《勿念》的內容同樣地充滿共鳴,但有別的是,它的呈現和表達手法 --- 第一人稱的真實代入感。 「我是寫信的那位,亦是收信的那位。」 💬另一個人:「你沒有在信中欺騙我吧?你真的過得好嗎?」 //作曲:陳蕾 / 岑寧兒 編曲:Mike Orange 監製:Mike Orange / 陳蕾// 來自兩位喜歡打機的音樂人,她們都因疫情而無法探望另一個愛的地方。岑寧兒想念生活了十年的台灣;陳蕾會想念廣州的家人 。想念 — 這便是她們創作「勿念」的命題。句子很多字都是同一個音調,例如「點一杯鴛鴦」、「有某個片刻」,歌詞句子連綿不絕地與結他和應著,這是源自陳蕾的demo「佛」,以念經為靈感的演繹方式。因此單單從曲中,你便會幻想到岑寧兒看著窗邊時的喃喃自語。想說的事在腦中循環,默念著的幾件日常事、無法證明的一句「我很好」又應否寫在信上? 🎶靠於窗邊聽雨天 望著難落墨的信紙🎶 🎶如果說 如果不要說🎶 🎶只想去抱一抱你🎶 🎶也不知 怎麼變遷🎶 🎶就憑默唸的句子🎶 //作詞:陳詠謙// 這首曲給了陳一個考驗,到底如何才能把重複著的音調填好?但陳詠謙寫有關生活的詞時,很擅寫出細緻的舉例或比喻。這樣的詞配上這首曲是絕佳的組合,連綿不斷、的各種想法就這樣鑽串了聽眾的心。孩子成長、考獲駕照、偶爾的思念、屬於家庭的節日、睡前的思考、回憶的美好...每個節日、每件喜事、每天的日常、每秒的感受,這兩個人不斷地「錯過」,亦都開始「習慣了錯過」。 🎶最近 閉上眼睛 有某個片刻 我怕回憶稀薄🎶 🎶懷疑沿途 原來慣了 錯過 那感覺🎶 🎶如此說 如此不要說 當一切也都過去 可再見🎶 🔔follow 《我港 Kongcept》🔗 https://linktr.ee/kongcept852 🔗 ➵Youtube 訪問片/未來大製作 🔍我港 Kongcept ➵Instagram 最多內容 🔍kongcept852 ➵Facebook 分享貼文,與長輩討論香港文化 🔍kongcept852 #我港 #kongcept #music_kongcept #我港音樂 #香港樂壇 #香港樂壇未死 #廣東歌 #hkmusic #hkrock #hkpop #starhall #hkculture #hklife #cantopop #香港音樂 #香港女歌手 #岑寧兒 #陳蕾 #陳詠謙 #移民 #letter #離開 #愛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二O二一樂壇最強新人! 能成為你熟悉的面孔嗎?
二O二一最強新人參戰!🎤 由 @juno_mak 戲劇味道濃厚的音樂計畫、到 @pantherchan 陳蕾等這些實力歌手被聽見、音樂制作和MV水準的提升、 再到全民造星的輸出,令一眾本地樂迷春心蕩漾。幾天前 @jeremylaous Jer柳應廷推出新歌《狂人日記》,更是令樂迷們吶喊到「想問吓呢度有幾多人係因為柳應廷而聽返本土新歌?!」。今次我港想介紹比Jer更加新的新人!90-00年代的樂壇大推偶像派新人,但如今的入場要求已經是唱作兼備,個人風格亦要相當突出。今次介紹的四位最強新人給我港的印象是「成熟」,他們清楚如何作為表演者利用音樂去傳遞真誠的訊息,能夠運用他們最舒服的方式去展示廣東歌更豐富的面貌。 力臻 @lagchun / 聽過了力臻的《都市爬行》,你有否沉醉於他的City-pop裏?今年香港樂壇圈子內重燃了對City-pop經典《Plastic Love》的討論,此Genre對八九年代香港樂壇影響深遠,作為其愛好者的力臻希望把即將消失的它重現,並讓更多像古著的本土情懷文化得以延續,並帶到未來。他希望香港人能跟隨著City-pop的曲風慢下來,好好感受我們身處的這座城市。而「都市爬行」靈感來自電影《The Truman Show 》中主角離開電視城進入城市的一幕。力臻想被披上「無知之幕」的我們去反思究竟人一定要朝社會所引導的方向爬行嗎?他想探討人如何能夠解開社會的束縛和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去找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在這城市裡繼續生活,他本人則用新的歌唱方式和曲風去踏出第一步。用幾分鐘時間聽下《都市爬行》,穿梭於都市間,反思人生吧。 陳天翱 @ctoeagle / 相信不少人都看過這位才子在全民造星2的音樂造詣,除了唱歌表演外,他還負責參賽、表演、和編曲等的音樂制作。他的《LEAVE THE WORLD BEHIND》,詞/曲/編/唱一手包辦,而最令人驚喜的是EDM的嘗試。他很喜歡另類音樂,自小便聽很多外國的歌曲,而EDM是他很喜歡的一個音樂類型。他認為香港音樂需要更多不同的元素,於是將他喜愛的EDM放進廣東歌,同時享受著一手一腳在睡房創作音樂的過程和挑戰。廣東話EDM的填詞是一個未成熟的領域,直接使用英語EDM或廣東話流行曲的填詞方式會容易顯得有違和感和old school。再者,香港的流行音樂都以情歌為主,相對外國來說顯得很單一,要攻入香港的主流不是易事。但我港相信他和其他歌手有能力為香港樂壇開拓更多主流。 曾比特 @mikeeeee___ / 「我當你是浮誇吧!」,Mike曾獲得多個歌唱比賽獎項,更於《i-Sing2017》世界歌唱賽以浮誇獲得殿軍。同為全民造星2的他,受到當時導師Eric Kwok賞識而出道為正式歌手,他的定位是新一代的悲情歌王,他當然也用實力去證明了這個可能性。派台歌《我不如》打響頭炮,因不如一個人而決定不如自己一個人,以「慘過隻狗」的情感打進你心。最近聽過他與前輩李幸倪合唱的「守望」,第一句的和音已觸動了我港,兩位的演繹感染力高,唱功不止於音有幾高,而是如何利用合適技巧去表達情感。我港期待Mike能利用自己特天獨厚的歌候去樹立自己的歌唱風格! 李妍 @leannemusicli / 我很記得原名叫李嘉琪的她在中國好聲音與張惠妹的胞妹合唱《真的愛你》,這女孩單人匹馬帶著一班吉他和一把具特色而誠懇的聲音走到大陸比賽,勇氣可嘉。經過了三年醞釀的她,其實已經寫了幾十首歌,而《這世代》這首歌啟發自疫情,以極具感染力的聲線提醒身處這個多變不定的時代的我們,要學習如何放低過去的框架,捉緊自己的心,做最真實的自己。她的歌詞和歌唱都沒有花巧的修飾,毫不動搖地唱到你的心裏。 我很期待這些歌手在寸步難行的未來上,如何為樂壇帶來新的色彩。屬於容祖兒陳奕迅年代為樂壇埋下的種子,於二O二一正式開始發芽,或許是時候告別過去,與舊時代榮煌道別,迎接現在和未來。你願意跟這些新人們一起創造新的榮煌嗎? #我港 #kongcept #discovery_kongcept #我港發現 #香港樂壇 #香港樂壇未死 #廣東歌 #hkmusic #hkculture #hklife #cantopop #香港音樂 #樂壇新人 #hknewblood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