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CK

香港歌手 - 張敬軒 (二): 音樂與保育的結合 - 緋荔榭與玫瑰村因他而重現
January 21, 2022

上回講到軒叔「以生命影響生命」給予後輩更多被看見的機會,甚至連幕後工作人員、其他表演者,他都盡力幫忙宣傳。熟悉軒叔都知他熱衷於古蹟保育,入住並參與保育過兩棟歷史建築別墅,別墅的故事化成他的作品和MV場景,亦出現過在其他歌手的MV中。

軒💬「我唔係一個喺香港出世嘅人但我好想認識香港嘅歷史。我哋今日嘅生活都係源自過去。 」

🔍摩星嶺道61號 | 緋荔榭(Felix Villas) - 記錄過客/

在2013年,張敬軒租住了屬香港大學物業的 - 緋荔榭 (Felix Villas) 。建於1922年的緋荔榭是古典復興式及西式的三級歷史建築,原為英國商人Felix Alexander Joseph的住宅。他在緋荔榭裡創作了大家熟悉的《過客別墅》、《緋荔榭.少年》。軒叔很清楚自己並不是別墅的主人,他希望透過自身與別墅的交流,吸收這裡的歷史養份,作他創作的根源,再以歌曲去將這些歷史承傳下去。他不只是一個租客,他是個歷史承傳者。願香港能更加有能力更有心的人能將這樣為數不多的歷史別墅保存,並將其歷史承傳和發放出去。

《Felix - Me & Mr. Cheung》專輯

🎶誰是下個住客將這裏的歷史寫下去🎶 -《過客別墅》

🎶年月劃過的傷疤留低多少變化 無需怕🎶 - 《緋荔榭.少年》

🔍薄扶林道132號 | 玫瑰村 (Alberose) - 紀錄悲歡愛恨/

在2015年,張敬軒搬到同樣是香港大學的物業的 - 玫瑰村 (Alberose)。建於1926年的玫瑰村是二級歷史建築,名字取名自第一代主人,一對身分顯赫但對命途坎坷的猶太法籍夫妻,Albert Weill和Rosie Donnenberg(想知多啲就CM話我知😄);第二代主人是皇都戲院創辦人Harry Odell;然後成為HKU職員宿舍。張敬軒入住時便立刻整理了一切關於玫瑰村的資料,然後自資請了12位師傅用三個月時間把整棟修復成最初的模樣,解封被封起了60年的水晶趟門。他在玫瑰村裡則曾與林家謙和馮允謙合作,將自己的家變成各個演唱會場景。

玫瑰村的歷史甚至連維基百科都沒有提及,這是軒叔研讀房子的過程中找到的一段史。他錶起了曾屬主人Rosie和Albert的兩隻陀錶,用以紀念兩位,也讓到訪者知道這所房子會永遠屬於這個家庭。

《Senses Inherited》專輯

🎶樹蔭看著人海悲歡愛恨都記載🎶 -《百年樹木》

DID YOU KNOW ?
MILK TEA IS THE SPIRIT OF YOUNG TEENAGER OF HONG KONG
延伸文章
我港專訪 Kongcept Talk |80後霓虹燈師傅Jive Lau
「我港專訪 Kongcept Talk」🔗上YouTube睇全片,Link in Bio🔗https://linktr.ee/kongcept852🔗 第一集我港專訪,邀請到一位80後霓虹燈師傅,「KowloNeon 九龍霓虹」創辦人Jive Lau ,分享他與香港和霓虹燈的故事。希望了解到香港霓虹燈行業的未來發展。 霓虹燈承載了香港的輝煌,但又能否代表下一個時代?讀過我們的文章,現在來看師傅訴說自幼年與霓虹燈的姻緣。他為霓虹燈未來而努力著,希望未來能出現一套獨有的「霓虹文化」,有如「紋身文化」。霓虹燈代表了一個時代,在短短的香港歷史內,難道這不重要嗎?接下來,讓我們亮起各自的霓虹,成為造就時代的英雄,開啟霓虹燈的新一段歷史。 我港與 @lagchun @yungsiuting 從訪問中得到靈感,化成歌曲《霓虹叢林》-《Kongceptual Pop 通俗文化 X 流行樂章》第一首作品。🌟聽歌 🌟睇文案 🌟聽訪問,希望多方面嘅資訊幫到你更了解香港嘅霓虹之光。 我港拍攝了不少吸引的香港霓虹燈片段,初出茅廬,拍攝和間接有待進步,但都希望大家喜歡,能細味訪問中的訊息。YouTube睇全片啦! 🔔follow 《我港 Kongcept》🔔 🔗 https://linktr.ee/kongcept852 🔗 ➵Youtube 訪問片/未來大製作 🔍我港 Kongcept ➵Instagram 最多內容 🔍kongcept852 ➵Facebook 與長輩討論香港文化 🔍kongcept852 #我港 #kongcept #我港專訪 #kongcept_talk #kongceptualpop #project_kongcept #九龍霓虹 #霓虹叢林 #力臻 #容兆霆 #香港工藝 #霓虹燈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我港 Kongcept》批鬥大會 2021 【3/8 音樂:廣東歌與聖誕 @kongcept852】 關於 #我港音樂 #kongcept_music 💬// 表達香港的獨有情懷,單憑文章是不能做到的。我港嚴選不同的廣東歌,從音樂體驗香港文化。我港更與本地音樂填詞人,容兆霆 Stanley @yungsiuting 合作組成Kongceptal pop 為大家創作一系列富有香港文化的廣東歌。// 撰文: 容兆霆 @yungsiuting 過聖誕節,要數最有氣氛,可能還是聽最耳熟能詳、家傳戶曉的英語聖誕歌。但說到廣東流行曲中的聖誕歌,又有哪些是各位的心水?最多人想起的一類,必定是以陳奕迅《Lonely Christmas》為首,一系列關於一個人寂寞為聖誕的歌,如麥浚龍《平安夜》、Rubberband《零度聖誕》、許志安《今年沒聖誕》。想要熱鬧點的類型,還好有不同樂隊和組合,將傳統聖誕歌變奏成本地party song,今年有新歌,小薯茄和KOLOR合作的《聖誕夜,人呢?》,或者聽ToNick的 《Last Christmas》。第三類聖誕廣東歌的常見類型,是出於對社會的關懷,例如樂瞳的《聖誕路人》關顧聖誕夜未必愉快的路人;陳奕迅《天使的禮物》關懷因工作未能過節的各位。而今年我們感受會更深的聖誕歌,也許是33年前出版的《今天應該很高興》。 送上我港為大家預備聖誕廣東歌歌單,並介紹幾首特別應節的廣東歌。 Gareth.T 《勁浪漫 超溫馨》 @gareth_tong 「你知今年 聖誕冇大餐 就話 空氣 當禮物 冇問題 如果 燈飾數悶 又冇酒 就買 兩粒燒賣 當火雞」 要數今年新歌中,最適合加入聖誕歌單的,必數Gareth的《勁浪漫 超溫馨》。濃濃的節日氛圍,黃偉文的口語歌詞,提醒我們如何逆境中行樂。也許我們未至於「銀行存款等如零」、聖誕要食「寒酸炒冷飯」,但留港過節即使在逛銅鑼灣,未必想出街食飯,要堅持浪漫過節,仍能過得溫馨。 Cookies《曲奇聖誕歌》 「想過開心聖誕 若然要有聖誕歌 開罐頭聽到厭 就由我去唱首好過」 其中一首最紀錄本地聖誕情懷的歌,也許是2002年的《曲奇聖誕歌》,同樣是黃偉文的口語入詞,將多首傳統聖誕歌寫上廣東歌詞,寫下當時年輕一輩的聖誕是如何渡過的。雖已是19年前的歌,有些用字,如「造勢」、「摸杯底」未必是如今流行的用語,(歌中最紀錄今年的用字可能是「安心」),但仍有大量多年沒變的片段:聽罐頭聖誕歌、單身派對、交換禮物、睇燈飾、呻沒聖誕氣氛、嚮往白色聖誕,大概這樣的細碎才是本地聖誕情懷。 而最勉勵大家開心過聖誕的一句,也許是「好彩喺香港 都幾親切」。 達明一派《今天應該很高興》 「偉業獨自在美洲 很多新打算 瑪莉現活在澳洲 天天溫暖 望望照片 追憶寸寸 某一個熱鬧聖誕夜 重見目前」 過去一年你又去過幾多次機場?幾多次是為了送機? 這首歌紀錄了上一個移民潮,對於剛經歷一個移民潮的我們,也許才是最應節。2021年的聖誕,我們最想掛念的,會是分隔在外地的親友。或者今年最要復興寫實體聖誕卡,讓隔開了的大家感受到實體的關懷。又或者今日就打個訊息,祝願對方新生活愉快,也祝願留下的我們,也能安好、高興。 「今天應該很高興 今天應該很溫暖 祇要願幻想彼此仍在面前」 世界越動盪,越需要過得溫馨,越需要交換溫柔,祝大家聖誕快樂。 我港聖誕歌單: Part 1. 寂寞冷盤: 衛蘭《伯利恆的主角》 麥浚龍《平安夜》 Rubberband《零度聖誕》 許志安《今年沒聖誕》 陳奕迅《Lonely Christmas》 Regen.C 《Oneday (Festival Version)》 梁詠琪《好時辰》 Part 2. 熱鬧熱盤: Cookies《曲奇聖誕歌》 小薯茄+KOLOR《聖誕夜,人呢?》 Dear Jane 《Dear Christmas》 ToNick 《This Christmas》 ToNick 《Last Christmas》 艾粒 《又到聖誕》 Part 3. 浪漫主菜: Gareth.T 《勁浪漫 超溫馨》 Yukilovey 《兩個人的聖誕》 容祖兒《蒸餾》 鄭秀文《艷遇》 Part 4. 聖誕餐酒: 孫耀威《戰場上的最後聖誕》 郭富城《戰場上的快樂聖誕》 樂瞳《聖誕路人》 陳奕迅《天使的禮物》 Part 5. 團圓甜點: 鄭秀文《交換溫柔》 王菀之《小團圓》 達明一派《今天應該很高興》 🔔follow 《我港 Kongcept》🔗 https://linktr.ee/kongcept852 🔗 ➵Youtube 訪問片/未來大製作 🔍我港 Kongcept ➵Instagram 最多內容 🔍kongcept852 ➵Facebook 分享貼文,與長輩討論香港文化 🔍kongcept852 #我港 #kongcept #kongcept_music #我港音樂 #香港樂壇 #香港樂壇未死 #廣東歌 #hkmusic #hkrock #hkpop #starhall#hkculture #hklife #cantopop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計畫啟動公告:《Kongceptual Pop 通俗文化x流行樂章》
🇭🇰香港概念 Kongcept🇭🇰 近年樂壇的復甦說得像是天降神兵一樣,但「樂壇已死」的起因到底是缺乏音樂人還是欠缺了一個合適的舞台和環境?有人說香港是文化沙漠,有人說要捍衛香港文化,那甚麼是香港文化?《我港 Kongcept》不算創作者,只是嘗試探索埋藏在每個人心中的Kongcept(香港概念)。 🎼計畫啟動公告:《Kongceptual Pop 通俗文化x流行樂章》🎼 計畫以音樂為「載體」,希望讓這些瀕危的香港概念物種重現,紀錄和證明他們的存在。並以音樂作為「語言」,融入你的生活日常中,支持被無力感籠罩的你、愛香港的你、或與香港結過緣的你。 「文化」所牽涉的範疇數之不盡,我港單單用文章並無法講解出某些文化的含意和情懷,很感激作詞人 -容兆霆 Stanley- 的合作邀請,讓這項計畫得以實現: 容:「這是出於一種關注自已出生地和其文化的純粹,如果對這城的人、事、物有感情,何不一一記載下來?生態保育的理念中,由於生物和環境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最好的方法為保護其生境。如果將這套用到文化保育,又會有甚麼可能?也許保育文化時,比起著眼個別議題,更可尋找不同文化間連結的可能性,結合文化議題、通俗故事和藝術創作,也許能帶來更多元化的文化氛圍。在創作音樂和探索文化故事的過程,讓廣東歌詞有更多本地題材、讓本地故事由更多媒介去記錄。」 📋計畫模式📋 確立專題: 計畫會挑選出香港文化作專題研究,進行多方面的資料收集、分析、和體驗。轉化為我港式的專題文章系列、音樂題材、片段和任何其他作品。 譜寫歌詞: 所有歌曲的詞皆由計畫負責,容兆霆 Stanley為主填詞人,我港作為輔助。 合作音樂人配對: 計畫會尋找志同道合或對本地文化故事有興趣的音樂人、創作人合作,根據他們的創作風格配對合適的文化專題,然後一同探索相關故事,並創作不同媒介的作品。讓觀眾可以透過專題文章的史實和音樂、視覺的作品去認識和感受每個專題。 💯計畫進度💯 ​​計畫已完成第一個專題和歌曲創作,相關內容會陸續發佈。另外多個專題的研究和歌曲創作亦同時進行中,敬請期待。 🇭🇰the Kongcept within🇭🇰 Kongcept(the concept of HK culutre) always exists and lies within you and me. We act as a platform that strives to uncover hidden gems and remind people of how their Kongcept looks like. HK culture needed an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to survive; at least having continuous support from across the different sectors in HK? 🎼HK Culture Conservation Project:《Kongceptual Pop 通俗文化x流行樂章》🎼 The power of words on social media is limited, but we are lucky to have received the invitation from Yung Siu Ting Stanley, an HK lyricist. Besides the article style that we currently present, we will take Music as a medium to record the culture of HK, and as a global language to deliver Kongcept to everyone who knows, cares, or loves HK. 📋Project Structure📋 Topic&Forms: For each selected Topic of HK culture, we will transform them into Articles, Canto Pop, Video, or any other kinds of art. For each song, Yung will remain as the main lyricist and 我港Kongcept will provide support. Guest Musicians: We will invite like-minded musicians and creators to collaborate and match them up with suitable Topics to create more fabulous works. Status: The mixing of our first song is finished, content will be published shortly, please stay tuned for the beauty of Kongcept within us.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健康科技生活: 重拾被獅子山遺忘的元素
⛰️獅子山下已經過時/ 第二頁開聲📣 我港與大家探討了各種香港文化的歷史和可保留價值,今天與大家探討較現代的命題 - 「香港人生活節奏急速」,到底香港人何時才能放慢腳步,體會四周環境?我港年少時曾到英國牛津體驗生活,被那過百年歷史的哥德建築群和滿城的書卷氣息熏陶。某天當我於高街的咖啡店瀏覽Instagram時,一位當地人突然搭訕問到我對牛津的感覺,害羞而錯愕的我答到: 「Er, it’s a really beautiful city and…people in here are living in the moment」。當你說你沒有自信的語言時,你會說出最真實的話,而我則流露了對牛津與香港的cultural shock的感嘆。 🐑拉拉拉 LikeLikeLike/ “快、有效率、勤力”, 是屬於香港人的標籤,亦是70年代“獅子山精神”的產品,象徵著香港人不屈不撓向“上”發展和發達的決心。香港經濟起飛有賴這份決心,但香港人為了效率而漸漸忘記了群體和溝通的重要性。香港鄰里關係漸淡;不願意深入了解音樂或藝術作品;不負責任的負面批評氾濫,回到今天的科技時代,所有人都低“下”頭專注於電話,網路與人有著“利用與被利用”的拉扯。香港人秉承著既往的社會文化,在這場戰爭中常處於劣勢,沈迷網路世界而忽略現實中的故事,邁向5G速度的生活節奏。搭車、走路、食飯時打開IG拉拉拉LikeLikeLike是很多人的習慣,難道陳奕迅的《浮誇》於16年後的今天還能體現? 🌟奪回主導權,善用電子產品/ 要完全拋開電子科技去生活亦確實不太可能,但我們可以思考:「如何把數位生活變得更健康?」;嘗試拿回主導權去利用科技幫助自己和香港。Give and Take,有品味顧客和Demand會驅使優秀產品的出現。這一代的香港人需要重拾被獅子山精神遺忘的那些要素,嘗試放慢腳步和網路世界的虛名,好好的探索這一個家和居住於這裡的人。利用數碼科技去協助現實的你,follow你喜歡的那個頻道,互相分享有營養的資訊,把學識運用到現實生活。(e.g.睇完我港的文化介紹文章後clss,再相約三五知己實地考察&體驗)。 🏋🏻‍♂️健身、健心Digital Fitness展覽/ 這些啟發源自上星期參觀的Brainrental Digital Fitness展覽,該公司成立於2012年,是一家本地創意藝術公司。面對香港荒謬的都市生活,Brainrental把奇異的感知角度融入到他們的實驗和創作中,利用二維插圖和三維裝置,以幽默和諷刺的角度來證實他們的思想,啟發大眾思考。今次展覽主題希望提醒大家健康數位生活的重要性,「要擁有健康的數位生活,必先要好好鍛鍊這個時代必備的數位肌肉。」。科技雖然不可或缺但至少要用得健康,以及不要被科技利用! Brainrental: Digital Fitness Location: K11 Art Space, B2/F, K11 Art Mall Dates: 12 Mar - 9 May Music Credit: https://www.FesliyanStudios.com Background Music #我港 #kongcept #我港熱話 #kongcept_highlight #k11brainrenta #digitalfitness #inconveniencedept #workout #hkartist #explorehongkong #growsomedigitalmuscles #健身 #健心#健康 #香港好去處 #本地遊 #週末 #K11ArtMall #k11artistklub #k11activeidle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Chill Club: 不談其他,只談音樂,音樂第一
不談其他,只談音樂,音樂第一/ 你在看ig story的時候有沒有偶爾滑到「Chill Club」的表演片段?原來欣宜唱功出奇地強?雖然這個不是全新類型的電視節目,形式類似大台的「勁歌金曲」,但正是ViuTV願意去挑戰這個已有四十年歷史的音樂節目,我們才能看到更優質的音樂制作。 這節目沒有多餘篇幅的訪問,而每集有不同主題。歌手不只表演自己的新歌,還會有歌手合唱、翻唱金曲等形式,我港推介Mike + 李幸倪的「守望」、鄧小巧的「天空」、陳蕾 + 岑寧兒的「盡力呼吸」,這都是演唱會的水平。每集除了邀請幾組歌手外,也會邀請歌手作駐場嘉賓主持,增加了觀眾對歌手的印象。他們設有live band ,Joey Tang的吉他、黃丹儀的琴,每一位樂手都是主角。在現今資訊發達的社會,「Chill Club」能夠跳出傳統電視媒介,流傳於YouTube、IG,正是一個優質節目的指標。 「Chill Club推介榜年度推介」作為香港第五個音樂頒獎禮,公眾能夠選出年度推介歌曲及年度推介歌手獎項等獎項。你願意為香港流行文化出一分力嗎?投票今晚12點截止!Link在bio! 利申: 絕無收ViuTV錢!🥲 #kongcept #kongcept_highlight #我港 #流行文化 #本土文化 #本土音樂 #香港音樂 #viutv #chillclub #領獎禮 #hkmusic #hkculture #香港樂壇 #hklife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叱咜二O二一:叱咤宣告香港樂壇正式回春!樂壇百花齊放的時刻
#我港熱話 #highlight_kongcept 香港人做香港音樂/ 💬//大家彷彿都老化、睇化咗好多嘢,感覺老咗十年,與現實近咗十步。今年叱咜主題係「即刻青春」,咩意思?Show前,我認為青春係指2020經歷過以Mirror為導火線引起嘅樂壇未死討論,然後2021年樂壇重拾青春(聽眾對樂壇的關注&樂壇的改朝換代)。但Show後,我體驗到更多,2021年嘅歌曲作品以及典禮時歌手嘅得獎感言都充滿力量...// 「青春」不被年齡或歷練所限制,無分時間、年齡、心境,即使我們老了十年,亦要繼續撐住撐住撐住撐住撐住。坦白講,今年你聽到的打氣說話,下年未必會被容許出現,請你珍惜仍然奮鬥的「香港歌手」。 「因為management 好緊要,香港有咁多問題,就係因為manage得唔好」- KidNey @official_huiyin 「咬著牙根,真理必勝」- 泥鯭 @rubberband 「因為我哋嘅音樂係做比香港人聽」- CAllStar @c_allstar 🗣我們應如何看待叱吒爭議?/ 叱咜的爭議一直存在,關於大會安排、關於ear mon、關於最喜愛歌曲大獎是由最後一輪現場觀眾選出但入場門檻極高 等等...各種問題網上其他文章都有評論過(可以去 @cantopopup 同 @c_plus_music )。但今年的分別在於所有入選單位都有其優勝之處;關於典禮的討論比以往更更更高;縱使你最喜愛的歌手未能拿到金獎,整個「樂壇的氛圍」都令人鼓舞。 作為單純支持者自己喜愛歌手的你,或無需太過介懷結果,倒不如即刻到唱片鋪購買你喜愛歌手的專輯作支持吧!又或者,你要清楚這就是叱吒的玩法,嘗試好好利用此頒獎禮的優點,然後期待樂壇有全新和另一種類的頒獎典禮。 每年頒獎禮都有爭議,森美 @sammy903 在頒新力軍時甚至以MC與Edan的爭議作開場,但肯定的是,樂壇充滿活力和色彩。 🙍🏻‍♀️大量遺珠湧現!?叱吒隱藏的前贍性角色/ 雖然女歌手獎出現了大量遺珠 — 陳蕾、Serrini 、謝安琪、衛蘭、泳兒等等,男歌手亦有許廷鏗、陳柏宇等,唔少得與kongcept 合作的新人力臻! 但能再次看見在樂壇默默努力多年的林欣彤 @maglam_ 和欣宜 @princejoyce 最終獲獎,亦算確幸。 大家或會對黃妍 @cathinwong 奪女銀抱有疑問,其實過往叱吒亦頒發獎項給予當時認為具潛力的歌手一個較大,甚至越級的獎項。例如當時四大天王當道時給予古巨基男銀;當容祖兒仍在其他頒獎禮得十大時,叱吒已給了她女銅的肯定。雖然做法未必人人認同,但叱吒的確仍具香港樂壇的前瞻性,讓很多有才華的歌手得以「浮面」。 今屆大多得獎人都令人信服而遺珠亦不乏支持,我感到很雀躍香港樂壇迎來了新的紀元,期待他們今年繼續創作更多音樂,讓更多人聽到遺珠的聲音。 新世代的媒體不侷限於電視箱,落力讓你心目中的遺珠透過其他渠道發亮吧。 #我港 #kongcept #livereview #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2021 #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 #商業電台 #叱咤2021 #陳蕾 #mc #callstar #mirror #rubberband #林家謙 #叱吒爭議 #即刻青春 @903music @cr881903 #香港文化 #hkculture #hongkonger #hkblogger #japaneseinhk #在香港的台灣人 #香港生活 #香港好きな人と繋がりたい #香港 #lifeinhongkong #oldhongkong #ฮ่องกง #홍콩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叱咜二O二一:叱咤宣告香港樂壇正式回春!樂壇百花齊放的時刻
#我港熱話 #highlight_kongcept 香港人做香港音樂/ 💬//大家彷彿都老化、睇化咗好多嘢,感覺老咗十年,與現實近咗十步。今年叱咜主題係「即刻青春」,咩意思?Show前,我認為青春係指2020經歷過以Mirror為導火線引起嘅樂壇未死討論,然後2021年樂壇重拾青春(聽眾對樂壇的關注&樂壇的改朝換代)。但Show後,我體驗到更多,2021年嘅歌曲作品以及典禮時歌手嘅得獎感言都充滿力量...// 「青春」不被年齡或歷練所限制,無分時間、年齡、心境,即使我們老了十年,亦要繼續撐住撐住撐住撐住撐住。坦白講,今年你聽到的打氣說話,下年未必會被容許出現,請你珍惜仍然奮鬥的「香港歌手」。 「因為management 好緊要,香港有咁多問題,就係因為manage得唔好」- KidNey @official_huiyin 「咬著牙根,真理必勝」- 泥鯭 @rubberband 「因為我哋嘅音樂係做比香港人聽」- CAllStar @c_allstar 🗣我們應如何看待叱吒爭議?/ 叱咜的爭議一直存在,關於大會安排、關於ear mon、關於最喜愛歌曲大獎是由最後一輪現場觀眾選出但入場門檻極高 等等...各種問題網上其他文章都有評論過(可以去 @cantopopup 同 @c_plus_music )。但今年的分別在於所有入選單位都有其優勝之處;關於典禮的討論比以往更更更高;縱使你最喜愛的歌手未能拿到金獎,整個「樂壇的氛圍」都令人鼓舞。 作為單純支持者自己喜愛歌手的你,或無需太過介懷結果,倒不如即刻到唱片鋪購買你喜愛歌手的專輯作支持吧!又或者,你要清楚這就是叱吒的玩法,嘗試好好利用此頒獎禮的優點,然後期待樂壇有全新和另一種類的頒獎典禮。 每年頒獎禮都有爭議,森美 @sammy903 在頒新力軍時甚至以MC與Edan的爭議作開場,但肯定的是,樂壇充滿活力和色彩。 🙍🏻‍♀️大量遺珠湧現!?叱吒隱藏的前贍性角色/ 雖然女歌手獎出現了大量遺珠 — 陳蕾、Serrini 、謝安琪、衛蘭、泳兒等等,男歌手亦有許廷鏗、陳柏宇等,唔少得與kongcept 合作的新人力臻! 但能再次看見在樂壇默默努力多年的林欣彤 @maglam_ 和欣宜 @princejoyce 最終獲獎,亦算確幸。 大家或會對黃妍 @cathinwong 奪女銀抱有疑問,其實過往叱吒亦頒發獎項給予當時認為具潛力的歌手一個較大,甚至越級的獎項。例如當時四大天王當道時給予古巨基男銀;當容祖兒仍在其他頒獎禮得十大時,叱吒已給了她女銅的肯定。雖然做法未必人人認同,但叱吒的確仍具香港樂壇的前瞻性,讓很多有才華的歌手得以「浮面」。 今屆大多得獎人都令人信服而遺珠亦不乏支持,我感到很雀躍香港樂壇迎來了新的紀元,期待他們今年繼續創作更多音樂,讓更多人聽到遺珠的聲音。 新世代的媒體不侷限於電視箱,落力讓你心目中的遺珠透過其他渠道發亮吧。 #我港 #kongcept #livereview #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2021 #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 #商業電台 #叱咤2021 #陳蕾 #mc #callstar #mirror #rubberband #林家謙 #叱吒爭議 #即刻青春 @903music @cr881903 #香港文化 #hkculture #hongkonger #hkblogger #japaneseinhk #在香港的台灣人 #香港生活 #香港好きな人と繋がりたい #香港 #lifeinhongkong #oldhongkong #ฮ่องกง #홍콩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二O二一樂壇最強新人! 能成為你熟悉的面孔嗎?
二O二一最強新人參戰!🎤 由 @juno_mak 戲劇味道濃厚的音樂計畫、到 @pantherchan 陳蕾等這些實力歌手被聽見、音樂制作和MV水準的提升、 再到全民造星的輸出,令一眾本地樂迷春心蕩漾。幾天前 @jeremylaous Jer柳應廷推出新歌《狂人日記》,更是令樂迷們吶喊到「想問吓呢度有幾多人係因為柳應廷而聽返本土新歌?!」。今次我港想介紹比Jer更加新的新人!90-00年代的樂壇大推偶像派新人,但如今的入場要求已經是唱作兼備,個人風格亦要相當突出。今次介紹的四位最強新人給我港的印象是「成熟」,他們清楚如何作為表演者利用音樂去傳遞真誠的訊息,能夠運用他們最舒服的方式去展示廣東歌更豐富的面貌。 力臻 @lagchun / 聽過了力臻的《都市爬行》,你有否沉醉於他的City-pop裏?今年香港樂壇圈子內重燃了對City-pop經典《Plastic Love》的討論,此Genre對八九年代香港樂壇影響深遠,作為其愛好者的力臻希望把即將消失的它重現,並讓更多像古著的本土情懷文化得以延續,並帶到未來。他希望香港人能跟隨著City-pop的曲風慢下來,好好感受我們身處的這座城市。而「都市爬行」靈感來自電影《The Truman Show 》中主角離開電視城進入城市的一幕。力臻想被披上「無知之幕」的我們去反思究竟人一定要朝社會所引導的方向爬行嗎?他想探討人如何能夠解開社會的束縛和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去找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在這城市裡繼續生活,他本人則用新的歌唱方式和曲風去踏出第一步。用幾分鐘時間聽下《都市爬行》,穿梭於都市間,反思人生吧。 陳天翱 @ctoeagle / 相信不少人都看過這位才子在全民造星2的音樂造詣,除了唱歌表演外,他還負責參賽、表演、和編曲等的音樂制作。他的《LEAVE THE WORLD BEHIND》,詞/曲/編/唱一手包辦,而最令人驚喜的是EDM的嘗試。他很喜歡另類音樂,自小便聽很多外國的歌曲,而EDM是他很喜歡的一個音樂類型。他認為香港音樂需要更多不同的元素,於是將他喜愛的EDM放進廣東歌,同時享受著一手一腳在睡房創作音樂的過程和挑戰。廣東話EDM的填詞是一個未成熟的領域,直接使用英語EDM或廣東話流行曲的填詞方式會容易顯得有違和感和old school。再者,香港的流行音樂都以情歌為主,相對外國來說顯得很單一,要攻入香港的主流不是易事。但我港相信他和其他歌手有能力為香港樂壇開拓更多主流。 曾比特 @mikeeeee___ / 「我當你是浮誇吧!」,Mike曾獲得多個歌唱比賽獎項,更於《i-Sing2017》世界歌唱賽以浮誇獲得殿軍。同為全民造星2的他,受到當時導師Eric Kwok賞識而出道為正式歌手,他的定位是新一代的悲情歌王,他當然也用實力去證明了這個可能性。派台歌《我不如》打響頭炮,因不如一個人而決定不如自己一個人,以「慘過隻狗」的情感打進你心。最近聽過他與前輩李幸倪合唱的「守望」,第一句的和音已觸動了我港,兩位的演繹感染力高,唱功不止於音有幾高,而是如何利用合適技巧去表達情感。我港期待Mike能利用自己特天獨厚的歌候去樹立自己的歌唱風格! 李妍 @leannemusicli / 我很記得原名叫李嘉琪的她在中國好聲音與張惠妹的胞妹合唱《真的愛你》,這女孩單人匹馬帶著一班吉他和一把具特色而誠懇的聲音走到大陸比賽,勇氣可嘉。經過了三年醞釀的她,其實已經寫了幾十首歌,而《這世代》這首歌啟發自疫情,以極具感染力的聲線提醒身處這個多變不定的時代的我們,要學習如何放低過去的框架,捉緊自己的心,做最真實的自己。她的歌詞和歌唱都沒有花巧的修飾,毫不動搖地唱到你的心裏。 我很期待這些歌手在寸步難行的未來上,如何為樂壇帶來新的色彩。屬於容祖兒陳奕迅年代為樂壇埋下的種子,於二O二一正式開始發芽,或許是時候告別過去,與舊時代榮煌道別,迎接現在和未來。你願意跟這些新人們一起創造新的榮煌嗎? #我港 #kongcept #discovery_kongcept #我港發現 #香港樂壇 #香港樂壇未死 #廣東歌 #hkmusic #hkculture #hklife #cantopop #香港音樂 #樂壇新人 #hknewblood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你會寫一封信,給誰?自己、天上、愛上、家...
岑寧兒 -《勿念》💌單曲循環了整個星期,4個不同的MV各看了5遍。 10年後,你正在寫一封信,給家、給從前的自己、給月亮上的人、給曾經的一輩子 ,信中的內容會是甚麼?哪一個MV最觸動到你? 💬一個人:「你好嗎?我很好,勿念。」 今年以CAS為首,多首作品以香港「社會氛圍」為題,扣緊了香港人的心境。而《勿念》的內容同樣地充滿共鳴,但有別的是,它的呈現和表達手法 --- 第一人稱的真實代入感。 「我是寫信的那位,亦是收信的那位。」 💬另一個人:「你沒有在信中欺騙我吧?你真的過得好嗎?」 //作曲:陳蕾 / 岑寧兒 編曲:Mike Orange 監製:Mike Orange / 陳蕾// 來自兩位喜歡打機的音樂人,她們都因疫情而無法探望另一個愛的地方。岑寧兒想念生活了十年的台灣;陳蕾會想念廣州的家人 。想念 — 這便是她們創作「勿念」的命題。句子很多字都是同一個音調,例如「點一杯鴛鴦」、「有某個片刻」,歌詞句子連綿不絕地與結他和應著,這是源自陳蕾的demo「佛」,以念經為靈感的演繹方式。因此單單從曲中,你便會幻想到岑寧兒看著窗邊時的喃喃自語。想說的事在腦中循環,默念著的幾件日常事、無法證明的一句「我很好」又應否寫在信上? 🎶靠於窗邊聽雨天 望著難落墨的信紙🎶 🎶如果說 如果不要說🎶 🎶只想去抱一抱你🎶 🎶也不知 怎麼變遷🎶 🎶就憑默唸的句子🎶 //作詞:陳詠謙// 這首曲給了陳一個考驗,到底如何才能把重複著的音調填好?但陳詠謙寫有關生活的詞時,很擅寫出細緻的舉例或比喻。這樣的詞配上這首曲是絕佳的組合,連綿不斷、的各種想法就這樣鑽串了聽眾的心。孩子成長、考獲駕照、偶爾的思念、屬於家庭的節日、睡前的思考、回憶的美好...每個節日、每件喜事、每天的日常、每秒的感受,這兩個人不斷地「錯過」,亦都開始「習慣了錯過」。 🎶最近 閉上眼睛 有某個片刻 我怕回憶稀薄🎶 🎶懷疑沿途 原來慣了 錯過 那感覺🎶 🎶如此說 如此不要說 當一切也都過去 可再見🎶 🔔follow 《我港 Kongcept》🔗 https://linktr.ee/kongcept852 🔗 ➵Youtube 訪問片/未來大製作 🔍我港 Kongcept ➵Instagram 最多內容 🔍kongcept852 ➵Facebook 分享貼文,與長輩討論香港文化 🔍kongcept852 #我港 #kongcept #music_kongcept #我港音樂 #香港樂壇 #香港樂壇未死 #廣東歌 #hkmusic #hkrock #hkpop #starhall #hkculture #hklife #cantopop #香港音樂 #香港女歌手 #岑寧兒 #陳蕾 #陳詠謙 #移民 #letter #離開 #愛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香港歌手 - 張敬軒:用他的影響力讓更多樂壇後輩展示才華
#我港音樂 #music_kongcept 香港歌手 - 張敬軒 //他為了出席叱吒而將演唱會的時間推前// //他寧願放棄演唱得獎歌曲都要將致謝辭講完// //當姜濤奪得我最喜愛男歌手時,他站起來為他鼓掌// 他是香港歌手,張敬軒。 用他的影響力讓更多樂壇後輩展示才華/ 軒叔在上年年尾開始他出道二十週年的跨年演唱會。對於他演唱會表演水平之高我無需多作評論,反而引起我好奇的是他每晚的嘉賓名單:Tyson Yoshi、MC $oHo & KidNey、林家謙、C AllStar等,不像其他天王天后通常「哂馬」邀請(例如劉華、學友)重量級嘉賓,他更想讓後輩們展示他們的才華。MC在剛奪男新人金獎的翌日湊巧做軒叔的演唱會嘉賓,一位新人能站在紅館場上,面向過萬觀眾,擁有演唱兩首歌的機會是如此難得。 如果大家留意軒叔的IG story,你會看到逐位逐位表演者的照片被他tag上名字,他不放過任何機會去將表演者推廣出去。他在四月時舉辦的網上演唱會《Live at Alberose》亦找來林家謙和馮允謙合作。他是很少數的歌手願意用自己的影響力去令後輩被看見。 堅持以專輯為創作的根本,不斷突破,不斷改變/ 記得他獲獎時特別感激信和中心仍願意售賣實體唱片的唱片鋪,這也令我十分感慨。有別於香港歌手大多以單曲、EP為製作目標(種種原因,例如成本效益),我很羨慕台灣歌手仍然是以製作專輯為目標,對於專輯整體的設計、內容構思、每首歌曲串連十分講究。張敬軒亦是少有的歌手願意投入心機去創作完整的專輯(當然C AllStar的「人類世」亦是),在疫情嚴峻時亦堅持找來了世界各地的音樂人與本地音樂人合作,只為廣東歌進行一次探索,試圖尋找粵語流行曲製作上的更多可能性。雖然不少人對他的新唱法和曲風不太習慣,但當中的實驗性是我十分欣賞的。 張敬軒,他來自廣州,卻全心全意地為香港樂壇出力,你又能做甚麼? 下回待續。 #我港 #kongcept #香港樂壇 #cantonpop #hkmusic #hksinger #張敬軒 #本地音樂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霓虹燈:(序)霓虹燈照出香港的生命
《香港霓虹燈 - 序》 🇭🇰香港時與霓虹燈扯上關係,被稱為霓虹之城?霓虹燈是香港街道文化的核心,象徵了香港8、90年代的輝煌。在《傾城》一曲中,「傳說中癡心的眼淚會傾城 霓虹熄了世界漸冷清」,霓虹熄滅象徵傾覆的城市;在西九M+博物館,霓虹燈是一項重點專題;在世界的電影裏,香港霓虹燈是一名常客;於《Kongceptual Pop 通俗文化x流行樂章》計畫,霓虹燈是第一個題材! ⚠️情報 |歌名 |《霓虹叢林》⚠️ @lagchun @yungsiuting 🌃「香港夜景打卡必去!科幻!美麗!消失中!」霓虹燈是香港夜景的重點元素,但它正隨時代巨輪而逝,僅餘一些大押當舖、桑拿和少量的店鋪還保留著霓虹燈箱。近年大眾對霓虹燈的關注度提高了,除了以相機紀錄,如到佐敦《太平館餐廳》打卡,我們亦應該了解它承載的故事和意義。雖然作為90/00後,可能你對霓虹燈沒有那麼深厚的感情,你可能會問:「現在的香港哪有這麼多霓虹燈?這種過時的產物與我何干?反正香港的輝煌已逝。」 ❓❓作為香港人,我們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身份,到底是搵錢至上,屬於世界的無根草;還是擁抱本地文化的香港人?如果是後者,那該如何追溯/釐定香港的生存印記?認識自己的家?「霓虹燈」是重要的一課。時代造就了英雄,並滋養了霓虹燈的成長。霓虹燈代表了一個時代,在短短的香港歷史內,難道這不重要嗎?接下來,讓我們亮起各自的霓虹,成為造就時代的英雄,開啟霓虹燈的新一段歷史。 在往後發佈的文章、影片、歌曲, 將會帶領大家繼續探索霓虹燈與香港,歷史、現況、原理、未來等等...續.... 仲有!多謝 @kowloneon 提供關於霓虹燈嘅資訊 Aric Chen陳伯康(Curator, Design and Architecture, M+設計及建築主策展人): 「Neon signs are everywhere but things that we maybe we don’t pay attention to sometimes, because of their ubiquity, because we are used to them. But if you take a closer look, you see them as a very compelling example of things that were crafted and designed for a certain way for a certain “reason”. And it has been used by artists, film-makers and so on as emblems of the city.」 Hong Kong was known as a Neon City, neon light was the core of HK's street culture and symbolises the glorious era, 80/90s, of HK. For foreigners, the beauty of HK neon light is captured in many movies e.g. the neon-lit street scenes in “Blade Runner”. And it is the first topic of our latest music project - 《Kongceptual Pop 通俗文化x流行樂章》. ⚠️Song Name: 《Neon Jungle》 What Neon Light means to Hongkongers? Be frank, If you are born in the 90/00s, you may not have a strong attachment and feelings for neon light, or you may ask: "There are very few neon signs left, why should I care about it when even the glory of HK is dimming?". People in HK have been exploring their own identity: “Am I the citizen of the global village or a Hongkonger who embraces HK culture?” If it is the latter, how should they trace back/determine the life story of HK? Neon Signs represented an era of HK. Then, each of us shall light up our own neon light and create the era of our time. ---🔔follow @kongcept852🔔--- ➵Instagram 年青區最多內容 ➵Facebook 分享貼文,與長輩討論香港文化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健康科技生活: 重拾被獅子山遺忘的元素
⛰️獅子山下已經過時/ 第二頁開聲📣 我港與大家探討了各種香港文化的歷史和可保留價值,今天與大家探討較現代的命題 - 「香港人生活節奏急速」,到底香港人何時才能放慢腳步,體會四周環境?我港年少時曾到英國牛津體驗生活,被那過百年歷史的哥德建築群和滿城的書卷氣息熏陶。某天當我於高街的咖啡店瀏覽Instagram時,一位當地人突然搭訕問到我對牛津的感覺,害羞而錯愕的我答到: 「Er, it’s a really beautiful city and…people in here are living in the moment」。當你說你沒有自信的語言時,你會說出最真實的話,而我則流露了對牛津與香港的cultural shock的感嘆。 🐑拉拉拉 LikeLikeLike/ “快、有效率、勤力”, 是屬於香港人的標籤,亦是70年代“獅子山精神”的產品,象徵著香港人不屈不撓向“上”發展和發達的決心。香港經濟起飛有賴這份決心,但香港人為了效率而漸漸忘記了群體和溝通的重要性。香港鄰里關係漸淡;不願意深入了解音樂或藝術作品;不負責任的負面批評氾濫,回到今天的科技時代,所有人都低“下”頭專注於電話,網路與人有著“利用與被利用”的拉扯。香港人秉承著既往的社會文化,在這場戰爭中常處於劣勢,沈迷網路世界而忽略現實中的故事,邁向5G速度的生活節奏。搭車、走路、食飯時打開IG拉拉拉LikeLikeLike是很多人的習慣,難道陳奕迅的《浮誇》於16年後的今天還能體現? 🌟奪回主導權,善用電子產品/ 要完全拋開電子科技去生活亦確實不太可能,但我們可以思考:「如何把數位生活變得更健康?」;嘗試拿回主導權去利用科技幫助自己和香港。Give and Take,有品味顧客和Demand會驅使優秀產品的出現。這一代的香港人需要重拾被獅子山精神遺忘的那些要素,嘗試放慢腳步和網路世界的虛名,好好的探索這一個家和居住於這裡的人。利用數碼科技去協助現實的你,follow你喜歡的那個頻道,互相分享有營養的資訊,把學識運用到現實生活。(e.g.睇完我港的文化介紹文章後clss,再相約三五知己實地考察&體驗)。 🏋🏻‍♂️健身、健心Digital Fitness展覽/ 這些啟發源自上星期參觀的Brainrental Digital Fitness展覽,該公司成立於2012年,是一家本地創意藝術公司。面對香港荒謬的都市生活,Brainrental把奇異的感知角度融入到他們的實驗和創作中,利用二維插圖和三維裝置,以幽默和諷刺的角度來證實他們的思想,啟發大眾思考。今次展覽主題希望提醒大家健康數位生活的重要性,「要擁有健康的數位生活,必先要好好鍛鍊這個時代必備的數位肌肉。」。科技雖然不可或缺但至少要用得健康,以及不要被科技利用! Brainrental: Digital Fitness Location: K11 Art Space, B2/F, K11 Art Mall Dates: 12 Mar - 9 May Music Credit: https://www.FesliyanStudios.com Background Music #我港 #kongcept #我港熱話 #kongcept_highlight #k11brainrenta #digitalfitness #inconveniencedept #workout #hkartist #explorehongkong #growsomedigitalmuscles #健身 #健心#健康 #香港好去處 #本地遊 #週末 #K11ArtMall #k11artistklub #k11activeidle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