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簡介/
我港上星期參加了古諮會舉辦的公開會議。這種公開會議每逢三個月會舉辦一次,公眾和傳媒都可以去旁聽的,而會議內容也會上載於網站供市民查閱。會議分別為幾部分,首先是介紹和確定數項法定古蹟,然後討論了一個活化項目的文物影響報告,最後討論並擬定數個新加入的歷史建築,即包括近來受公眾十分關注的主教山儲水池。聽過了一個個歷史建築的介紹,我感到一點慚愧,其實這些寶藏一直在我們身邊,但我們卻沒有在意。
這些歷史建築拼湊出香港人的生活/
石階、水務建設、警署、宗教建築通通都與我們的生活相關。會議中介紹了很多隱藏在我們社區當中的歷史建築。
1️⃣🚓大埔舊警署,它其實已經有超過一百年歷史,連同附近的舊北區理民府、前新界分區警司官邸及前新界華民政務司官邸,代表著當時剛發展的新界政制中心,在二O一五年被活化為綠匯學苑。
2️⃣🪜磅巷台楷,不要少看這幾段看似平平無奇的花崗岩(部份段落為水泥)樓梯,其實每段樓梯都勾劃著華人在不同時期於太平山區生活的過程。
3️⃣🧧沙頭角沙咀村協天宮,坐落於香港邊界的禁區,體現了「廟校合一」的價值,從廟內的碑文中能找到以前華人移民到澳洲、紐西蘭的一段歷史。
4️⃣⛲️主教山蓄水池,除了其建築特色外,作為界限街以北的新九龍水務發展的起點,它一直默默地作為城市的脈搏,為當時的人提供乾淨食水。
古蹟辦的職能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剛決定為三級歷史建築,屯門何福堂建築群。他們也擁有超過一百年歷史,現存放完整度也十分高。當時是傳道會送贈於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已被丟空十多年。但教會一直去信古蹟辦聲稱該建築群不值得被評為歷史建築,卻未能提出具說服力的原因。雖然教會沒有權力去否定這決定,但有委員擔心教會或不會為建築群提供保護及活化計劃。這反映了即使為一些具價值的歷史建築評級,因為沒有法律的保障和古蹟辦職能的局限,我們難以保證他們會否受到保護,作為公眾或政府的角色其實十分被動的。
確幸的充權/
雖然作為旁聽者的我未能在會議中提供意見,但我與其他公眾和傳媒作為委員的「監察者」,我們能夠看到這些重要決定的決策過程,有不滿意或認為不正確的地方,我們可以透過不同平台發表,而委員們作為「被監察者」也會更認真地審視各個決定。香港教育一直很缺乏對於香港史的內容,而這些重要的歷史卻是我們認識香港建築價值的根本。或者你會覺得這些會議可能不關你事,但作為香港人,我們有責任去認識我們的歷史,以及作為「監察者」保護敘述這些歷史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