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CK

深入了解社區的指南!
November 7, 2020

深入了解社區的指南!🧭 Is there any way to understand a community in-depth?

街坊帶路是一間主力推動社區連結和社區參與的香港社會企業。他們以社區為真實的場景,透過社區導賞、社區導賞員培訓、路線設計服務、社區探索工作坊及其他社區項目。街坊可以導賞員的身份帶領不同領域的人士一同探索社區,開啟對社區的想像,讓參加者細味各個社區的獨特之處,藉著親身體驗了解及反思不同社會議題,從而提升社區凝聚力。

Kaifong Tour is a social enterprise dedicated to promotes community connection and participation. They provide professional training for neighbours from different local communities, to equip them with the abilities to introduce their own community to the public. Training includes community tour guided training, tour route design services, community exploration workshops, and other community projects. Through neighbours'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feelings, participants can have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queness of each community and social issues, thereby enhancing community cohesion.

DID YOU KNOW ?
MILK TEA IS THE SPIRIT OF YOUNG TEENAGER OF HONG KONG
延伸文章
埋藏著對稱的三角玻璃頂, 創造了和諧的空間氣氛
埋著對稱的三角玻璃頂, 創造了和諧的空間氣氛🔺 廣福商場坐落於停車場和街市的上方。 商場底層連結著休閒和靜態設施的平台,平台的面積相當大,也達成了人車分隔。 建築外牆程現代主義風格,簡單的線條,以巨大方型水泥框勾劃出店鋪窗戶,但它主要以一部主扶手電梯進入商場的內部。雖然這商場「封閉式建築」型,商場並沒有設置中央冷氣,依靠中庭兩則的三角玻璃頂改善了通風和透光。玻璃滲透的自然光與錯層的空間營造出讓想舒服地逗留的氣氛。有部份的牆身原為鋪頭大門,現用了相當亮眼的紙皮石砌成,為空間制造一點驚喜。 地區: 大埔 建造年份: 1983 建築類型: 走廊式 樓層: 4 持有公司: 領展 Twin Pitch Roofs Kwong Fuk Commerical Centre is a single block sitting above the car park and the market. It connects to a podium with recreational and static facilities in a similar footprint area. The main part of a commercial centre is linked only by a key escalator. Two pitch roofs improve the ventilation and daylight from a concealed block. A split level is created by the level control of atrium. There are also several balconies in between retail stores connecting the environment between the commercial centre and the estate. District: Tai Po Year: 1983 Typology: Arcade Floor: 4 Ownership: LINK Reit #香港屋邨 #屋邨商場 #hkshoppingcentre #香港自救 #hongkongshoppingmall #shoppingmall #pops #hongkongestate #estatelife #hkcommunity #廣福邨 #hkdevelopment #hkarchitecture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屋簷上的橙色磚瓦
屋簷上的橙色磚瓦⛺️/ 華明邨商場是由兩座商業建築所組成,兩者由天橋連接。建築師的設計意念是想將屋邨內的公共空間和商業建築群打造成傳統的中國庭院。 不單利用了退台式的磚瓦屋頂達至每層建築輪廓的偏移,而其邊界也運用了大量綠化裝飾,兩棟建築之間的動態輪廓構成了很有趣的對稱開放空間。 建築師刻意將四座樓梯塔從兩層的商業建築向上延伸,便能吸引到訪者視覺上的注意力,而忘記頭上充滿壓迫感的屋苑大廈。 「民坊」更因應這設計風格翻新了商場裡的街市,以中式宮殿設計呼應室外的園林景色。這個商場的成功之處在於經過三十年後的今天仍然能保留其獨特魅力,更主導了管理公司的翻新設計方式,而不是被翻新成單一化的商場設計。 地區:粉嶺 建造年份:1990 屋邨商場類型:庭院式 樓層:2 持有公司:民坊 Wah Ming Shopping Centre consists of two commercial blocks linked by a foot bridge. The core idea is to transform the complex into a traditional Chinese courtyard. The retreating tiled roofs, offsetting from the block boundary with greenery input, creates dynamic contours of the open space in between. Four staircases tower with tiled roofs intentionally extend from the complex. They draw the attention from visitor and away from the compressive housing blocks. “ People’s Place “ renovated the market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shopping centre design. The new Chinese palace design echos with the sense of Chinese courtyard. The success of this shopping centre is that it still retains its unique charm after 30 years, and it is capable to dominate the management company's refurbishment design instead of being refurbished into a homogeneous shopping centre design. District: Fanling Year: 1990 Type: Courtyard Floor: 2 Ownership: People’s Place #我港 #kongcept #我港建築 #我港社區 #archi_kongcept #kongcept_community #華明邨 #屋邨商場 #香港好きな人と繋がりたい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廣源邨商場: (二) 視覺的分散與吸引力, 你能從城門河注視廣源鐘樓?
視覺的分散與吸引/ 上回介紹了廣源邨之所以會分成九棟建築是因為建築師江焯勳希望為這社區提供更加額外的居住空間。而他的設計意念是由建築的規劃帶到建築的細節上。當你置身於兩層樓高的商場建築的範圍,除了因建築比例與人們接近而提高親密感,你的視線也會被它們吸引著,加上他選用的紅磚外牆與石屎造的住宅塔樓造成強烈對比,令你能夠忽略包圍著你的住宅塔樓。而最著名的鐘樓不只塑造了西方小鎮的氣氛,其實他希望人們在山下的城門河也能夠遠看到鐘樓,就知道這裡是廣源邨,建立廣源邨的獨特形象。 優秀的建築是用時間去證明/ 其實這種街區小鎮的商場規劃在內地十分流行,例如北京的太古里和深圳的深業上城也有類似手法,但建築師江焯勳早在三十年前已經實行了。最令我體會最大的是跟出至他設計的新翠邨商場一樣,卻是三十年不變。這裡沒有一絲領展的改動,甚至沒有領展參與管理的痕跡,走進商場裡的茶記,你還可以吃到不需三十元的燒味飯,這裡的時空減慢了。證明了優秀的建築設計既能夠經得起時間的洗禮,更能抵抗不預計的社會經濟變化。 地區: 沙田 建造年份: 1989 建築類型: 庭院式 樓層: 2 持有公司: 領展 Visual Distraction and Attraction All commercial blocks are built by red bricks and pitch roofs. The materiality was intentionally contrasted to the concrete housing blocks in the surrounding. Blocks were carefully positioned to distract residents’ visibility to high rising housing blocks. They are attracted by 2-storey high buildings along the journey, that zooming back into a more human-friendly and touchable scale. The clock tower intended to be the mutual attachment of place for residents. The orientation of the tower allows itself to be revealed down from the Shing Mun River. District: Sha Tin Year: 1989 Typology: Courtyard Floor: 2 Ownership: LINK Reit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港式保育後的中環街市,能成為承傳或創造文化的載體?
PMQ將宿舍變成文創中心或是大館將監獄變成博物館,但不是所有活化項目都能複制的,當然在香港,成本效益是很重要的考量,大館算是相對成功的背後是因為有賽馬會支撐開支。那「#中環街市」又如何能達到商業、保育及社會發展之間的平衡? 📽從創先河到被迫停業的中環街市/ 中環街市建於1850年,於1938重建成現在具「包浩斯風格」的現代主義建築,因「形式源於功能」,其外觀與開放式空間創當時街市設計的先河。中環街市曾經亦是全東南亞最大的肉類市場。可惜它身處中環商業核心地帶,未能跟隨城市發展的步伐,終於在2003年停止營業。至今成為「新假期」標題中的「歐式日光庭園+舊建築活化打卡位+過百檔本地文青小店/酒吧餐廳/掃街小食」。 📽香港的街市文化/ 街市對於香港人除了是個買新鮮貨的好地方,還是連繫彼此的重要社區脈絡。中環街市正是百年間半山與中上環居民的聚腳點。而它從1842年經歷了三次的重建,承傳到現在的是它在社區發揮的功能及街市文化,建築的設計亦呼應著這功能。街市檔戶世代相傳,例如有魚販從1939年開業,後由子承父業,營運至街市的最後一天。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中環街市的活化成果。結業前的101個檔口只有13個能回到「街市」,再經過18年的空窗期,世代相傳的檔口早以被迫終斷。取而代之的是咖啡店、文創小店、餐廳、超市。加上被美化的水磨石檔口和樓梯;把街市兩邊分隔開的玻璃,「中環街市」的影子蕩然無存。 📽如何脫離「港式保育」?/ 如以「文化」和「社區」角度去量度活化的結果,那我們要思考的是「中環街市如何成為載體去承傳過往的文化價值或創造新的文化價值。」第一步當然是超越「得返個殼」的建築層面保育,但只是保留街市的功能不合乎這時代的社會需要,過度商業化的設計與營運難為孕育新的文化價值。大館算是平衡到兩者的利益,卻需要龐大資源去支撐。 而在「社區層面」來看,如果以中環街市為起點向上走兩條街,已經是士丹利街的大牌檔,結志街的蘭芳園,嘉咸街的街市和香港最舊的唐樓永和號。中環街市又能否與這些地方產生關係?它能夠成為半山和商業區社區橋樑? 的確保育活化的課題複雜,值得大家思考。 保育案例參考: - #中環立法會大樓,原為高等法院 - #香港大學堂,原為杜格拉斯堡(住宅)、傳道會 - #香港視覺藝術中心,原為英軍宿舍 保育文章參考: - 活化與保育/ 許焯權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廣源邨商場: (一) 走進歐陸小鎮, 集九座建築而成的商場
你或許會疑惑這紅磚鎮在香港嗎? 這竟是商場?!🧱 我港的早前訪問了設計廣源邨的建築師江焯勳Joseph,了解不少關於廣源邨設計背後的理念。Joseph時任職房屋署助理署長,擁有「沙皇」的稱號,因為他在七十到八十年代設計了當時沙田區絕大部份的公共屋邨,包括龍亨邨、瀝源邨、和我港介紹過的新翠邨 (註1)。 行人優先的規劃/ 八十年代的新城鎮公屋規劃盛行社區自給自足的發展模式,身處於山腳的廣源邨也不例外。Joseph提到他認為公屋的空間不足以居民去生活,所以希望在邨內提供更多地方讓居民使用,制造「額外的居住空間」。廣源邨使用了人車分隔規劃。邨內則能提供一個安全而可步行的空間,並提供社區和商業設施。他巧妙地安排了一條快捷和一條正常路線供居民穿梭,一條設置在邨的外圍供居民直通巴士站與不同屋苑;另一條則藏在邨內不同商業建築之間。 商場 = 九座建築+三十六面牆/ 他將商場分成九座兩層高的商業建築散佈在邨的中心,靈感來自於這個地區周邊的鄉村,所以這些商業建築就像鄉村內的村屋般。為乎擋雨的實際需要,九座商業建築都由有蓋的通道串連著,但他希望居民不被上蓋限制著行走的動向,能自由地生活於大自然裡。而這些建築外則是創造了不同的公共空間,你可以看到一些老人在較隱閉的角落下棋和聊天;另一些老人聚集在中央廣場等待餐廳派中午飯(註2);還有一些人在看似古老的噴水池旁休息。人們真的在這裡生活著。這裡亦因為規劃上的限制令廣源商場逃過了翻新加租的命運,更加關於租金的分析,一定要看 @explainerhk 最新的post! 原來商場租金按商場級數去分類!(圖4) 能打造成歐陸小鎮般不只是規劃上的考量,還有更多設計上的心思!下回再續! 記得follow @kongcept852 ! 最後如果有興趣在4月24號參觀廣源商場的朋友可以向我們報名或DM @building_narrative ! 地區: 沙田 建造年份: 1989 建築類型: 庭院式 樓層: 2 持有公司: 領展 註(一)重溫: 新翠邨商場的一片綠洲 註(二)重溫: 廣源邨的日常 An interview was conducted with the architect Joseph Kong Churk-fan, who designed Kwong Yuen Estate and most of the estates in Sha Tin district. Joseph explained the design concept, particularly of the Kwong Yuen project. 9 blocks; 36 facades/ His design approach was to position nine small blocks at the centre of the estate, responding to the surrounding villages in the hill. All blocks are linked by canopies, which shaped various type of open spaces with different spatial quality. Men are doing gambling in covered open space; the elderly are sitting at the central open space surrounding by elderly care facilities; Aged fountains can be found in some of the open space. If you wish to visit the Kwong Yuen shopping centre with us on 24/4, please contact us or DM @buildingnarrative! District: Sha Tin Year: 1989 Typology: Courtyard Floor: 2 Ownership: LINK Reit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皇都嘅集體回憶係「集」邊個嘅「體」? 鄧麗君我個仔已經唔識啦!」 上回有輕輕講過皇都戲院被忽視的歷史價值,不單是它那十分少見的外露「飛拱結構」,更重要的是它承載著一段娛樂文化的歷史。我港有幸被邀請去參觀皇都戲院, @walk.in.hong.kong 介紹了很多關於皇都的故事。 北角作為「小上海」印證著香港娛樂文化的發展/ 相信大家都知道北角是個「小福建」,但其實這裡成為福建人的聚居地前是個「小上海」。早在四十年代很多上海人因內地政局不穩而南移香港,而這些上海人不少是從商的有錢人,他們把上海的時尚文化、生活品味和精彩的夜生活帶到了北角。你有曾想像過早在四十年代已經有一站式遊樂園、夜總會和戲院?風靡一時的新麗池夜總會,一座大廈竟然擁有溜冰場、舞廳和泳池等娛樂設備。 將香港和世界連繫的戲院/ 而皇都戲院前身的璇宮戲院正正在這個奢華娛樂文化背景中出現。璇宮戲院是國際級的戲院,吸引了世界頂尖的古典音樂家和香港著名音樂家登台,例如鄧麗君等,把香港與國際連繫著。其後易手改名為皇都戲院,改建了停車場成商場和加建了住宅大廈。它一直作為粵劇和世界級表演,後期成為電影放映的重要平台,緊緊相扣著北角這個社區。建築師羅慶鴻質問皇都是「集」誰的「體」,我會說它可能不是你的回憶,但它告訴了我關於北角這個社區的歷史和故事,以至它對香港文娛發展的深遠影響。 從社區看建築的價值/ 古蹟辦有它一套準則去評審一棟建築是否具有成為歷史建築的價值,包括歷史、建築、社會價值、組合價值、保持原貌程度、及罕有程度。但當中其實有很大的空間去詮釋這些準則。而往住被忽視的是建築在社會的價值。當然很多人會說皇都戲院的社會價值只是過去的事,現在只剩外殼。但正正是這些建築承載著與你有關的社區故事,它塑造了該社區的形象和性格,而這些多樣性的社區才構成了香港這個地方。我們更應該利用這些歷史建築的故事加以活化並承傳下去。我很高興聽到新世界主動提出要活化皇都戲院,更希望開放飛拱作公共空間。最後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同行的 @charlescwlai 說的:「以前北角沒有高樓大廈,皇都顯得很凸;如今高樓大廈林立,皇都便顯得凹下去了。」但不論凹凸,它依舊是特別的存在。 #kongcept #我港 #皇都戲院 #再說皇都 #保育 #古蹟保育項目 #CreatingSharedValue #LivingHeritage #Conservation #PreserveHKhistory #Revitalisation #StateTheatre #neverendingstory #kongcept_community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皇都嘅集體回憶係「集」邊個嘅「體」? 鄧麗君我個仔已經唔識啦!」 上回有輕輕講過皇都戲院被忽視的歷史價值,不單是它那十分少見的外露「飛拱結構」,更重要的是它承載著一段娛樂文化的歷史。我港有幸被邀請去參觀皇都戲院, @walk.in.hong.kong 介紹了很多關於皇都的故事。 北角作為「小上海」印證著香港娛樂文化的發展/ 相信大家都知道北角是個「小福建」,但其實這裡成為福建人的聚居地前是個「小上海」。早在四十年代很多上海人因內地政局不穩而南移香港,而這些上海人不少是從商的有錢人,他們把上海的時尚文化、生活品味和精彩的夜生活帶到了北角。你有曾想像過早在四十年代已經有一站式遊樂園、夜總會和戲院?風靡一時的新麗池夜總會,一座大廈竟然擁有溜冰場、舞廳和泳池等娛樂設備。 將香港和世界連繫的戲院/ 而皇都戲院前身的璇宮戲院正正在這個奢華娛樂文化背景中出現。璇宮戲院是國際級的戲院,吸引了世界頂尖的古典音樂家和香港著名音樂家登台,例如鄧麗君等,把香港與國際連繫著。其後易手改名為皇都戲院,改建了停車場成商場和加建了住宅大廈。它一直作為粵劇和世界級表演,後期成為電影放映的重要平台,緊緊相扣著北角這個社區。建築師羅慶鴻質問皇都是「集」誰的「體」,我會說它可能不是你的回憶,但它告訴了我關於北角這個社區的歷史和故事,以至它對香港文娛發展的深遠影響。 從社區看建築的價值/ 古蹟辦有它一套準則去評審一棟建築是否具有成為歷史建築的價值,包括歷史、建築、社會價值、組合價值、保持原貌程度、及罕有程度。但當中其實有很大的空間去詮釋這些準則。而往住被忽視的是建築在社會的價值。當然很多人會說皇都戲院的社會價值只是過去的事,現在只剩外殼。但正正是這些建築承載著與你有關的社區故事,它塑造了該社區的形象和性格,而這些多樣性的社區才構成了香港這個地方。我們更應該利用這些歷史建築的故事加以活化並承傳下去。我很高興聽到新世界主動提出要活化皇都戲院,更希望開放飛拱作公共空間。最後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同行的 @charlescwlai 說的:「以前北角沒有高樓大廈,皇都顯得很凸;如今高樓大廈林立,皇都便顯得凹下去了。」但不論凹凸,它依舊是特別的存在。 #kongcept #我港 #皇都戲院 #再說皇都 #保育 #古蹟保育項目 #CreatingSharedValue #LivingHeritage #Conservation #PreserveHKhistory #Revitalisation #StateTheatre #neverendingstory #kongcept_community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廣源邨商場: (一) 走進歐陸小鎮, 集九座建築而成的商場
你或許會疑惑這紅磚鎮在香港嗎? 這竟是商場?!🧱 我港的早前訪問了設計廣源邨的建築師江焯勳Joseph,了解不少關於廣源邨設計背後的理念。Joseph時任職房屋署助理署長,擁有「沙皇」的稱號,因為他在七十到八十年代設計了當時沙田區絕大部份的公共屋邨,包括龍亨邨、瀝源邨、和我港介紹過的新翠邨 (註1)。 行人優先的規劃/ 八十年代的新城鎮公屋規劃盛行社區自給自足的發展模式,身處於山腳的廣源邨也不例外。Joseph提到他認為公屋的空間不足以居民去生活,所以希望在邨內提供更多地方讓居民使用,制造「額外的居住空間」。廣源邨使用了人車分隔規劃。邨內則能提供一個安全而可步行的空間,並提供社區和商業設施。他巧妙地安排了一條快捷和一條正常路線供居民穿梭,一條設置在邨的外圍供居民直通巴士站與不同屋苑;另一條則藏在邨內不同商業建築之間。 商場 = 九座建築+三十六面牆/ 他將商場分成九座兩層高的商業建築散佈在邨的中心,靈感來自於這個地區周邊的鄉村,所以這些商業建築就像鄉村內的村屋般。為乎擋雨的實際需要,九座商業建築都由有蓋的通道串連著,但他希望居民不被上蓋限制著行走的動向,能自由地生活於大自然裡。而這些建築外則是創造了不同的公共空間,你可以看到一些老人在較隱閉的角落下棋和聊天;另一些老人聚集在中央廣場等待餐廳派中午飯(註2);還有一些人在看似古老的噴水池旁休息。人們真的在這裡生活著。這裡亦因為規劃上的限制令廣源商場逃過了翻新加租的命運,更加關於租金的分析,一定要看 @explainerhk 最新的post! 原來商場租金按商場級數去分類!(圖4) 能打造成歐陸小鎮般不只是規劃上的考量,還有更多設計上的心思!下回再續! 記得follow @kongcept852 ! 最後如果有興趣在4月24號參觀廣源商場的朋友可以向我們報名或DM @building_narrative ! 地區: 沙田 建造年份: 1989 建築類型: 庭院式 樓層: 2 持有公司: 領展 註(一)重溫: 新翠邨商場的一片綠洲 註(二)重溫: 廣源邨的日常 An interview was conducted with the architect Joseph Kong Churk-fan, who designed Kwong Yuen Estate and most of the estates in Sha Tin district. Joseph explained the design concept, particularly of the Kwong Yuen project. 9 blocks; 36 facades/ His design approach was to position nine small blocks at the centre of the estate, responding to the surrounding villages in the hill. All blocks are linked by canopies, which shaped various type of open spaces with different spatial quality. Men are doing gambling in covered open space; the elderly are sitting at the central open space surrounding by elderly care facilities; Aged fountains can be found in some of the open space. If you wish to visit the Kwong Yuen shopping centre with us on 24/4, please contact us or DM @buildingnarrative! District: Sha Tin Year: 1989 Typology: Courtyard Floor: 2 Ownership: LINK Reit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
香港居屋(二):今時今日,居屋也是香港百萬富翁的上樓希望
//香港連續11年世界樓價最難負擔城市// //樓價中位數達收入中位數的20.7倍// //意思係不吃不喝都要存20.7年錢先買到樓// 💬對,現實就是: 「以前我哋叫百萬富翁,依加即使有過百萬連個車位都可能買唔到。」 話雖如此,香港人對於置業的願望從未降低(肺炎都無影響)。對夾心階層來說最渴望就是能透過買居屋以實現上樓願望。 上回提到,首次有私人發展商推出資助置業房屋計劃。但最為人熟悉的莫過於居屋,但對於這背景你又知多少?居屋全名為居者有其屋計劃,此計劃是以比市價略低的價格出售的永久公營房屋予合資格的申請人。在2019年,大概有15%的香港市民住在居屋。 綠表?白表? 為何綠表成功申請機會較大🤔?/ 居屋設有綠表(正租住或輪候公屋的居民,或公務員房屋資助制度下申請居屋配額的公務員)及白表(非公屋居民)的申請制度。事實上,居屋的原意是透過安排較富裕的公屋住戶置業,從而騰出公屋單位給更有需要人士,促進社會流動性。所以整個計劃比較側重綠表的申請,約八成單位都是給予綠表申請。白表只佔餘下的兩成,白表本是優化計劃,避免有人為購買居屋而申請租住公屋單位,影響真正有需要的市民。 什麼是補地價,價錢有優惠?/ 香港所有土地由政府擁有,若發展商要買地起樓,就要先向政府支付地價。若政府用自己的地來興建公營房屋,地價就會由一般買家支付。不過,政府為協助市民置業上車,推售居屋時,一般會提供折扣額,讓合資格買家能夠以比市價低的價錢置業,變相免地價。當然免地價房屋也有轉售限制,業主如想出售或出租,需視乎準買家的身份,可以須先向政府補地價。假設,業主想於公開市場出售或出租或單位,就要先補地價,才能解除轉讓限制。相反,若業主不打算公開市場轉讓單位,可以選擇轉讓予持有「購買資格證明書」之合資格人士,如綠表人士或白居二配額持有者,如此就不用補地價。不過,業主在政府認可的第二市場轉讓單位,就不能自行定價了。 #我港 #kongcept #我港建築 #archi_kongcept #居屋 #香港屋邨 #屋邨商場 #hkshoppingcentre #香港自救 #hongkongshoppingmall #shoppingmall #pops #hongkongestate #estatelife #hkcommunity #綠表 #hkdevelopment #hkarchitecture #上車 #買樓
This is some text inside of a div block.